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许昌工艺 >> 工艺与品牌 >> 浏览许昌

钧瓷“新生” 大放“异彩”(2)

2013/11/9 10:10:43 点击数: 【字体:

  韩静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第一批学生,也是该专业第一个留校的学生,由她设计的“三国”系列钧瓷作品,在钧瓷文化艺术馆陈列展出后获得了一致好评。

  “除了许昌中国钧瓷研究院,还有一个钧瓷研究技术平台许昌学院省级微纳米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许昌学院副校长、九三学社许昌主委、实验室主任郑直说。

  郑直告诉记者,九三学社在许昌学院聚集了一批各领域的精英。通过九三学社,实验室和美术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新型材料、表面处理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了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在不改变传统钧瓷烧结工艺上探寻钧瓷釉料的成色机制。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米立伟博士介绍说,他们现已成功利用一种釉料,通过对钧瓷一些烧结机制的简单控制,得到了红、黄、蓝、绿、青等多种颜色,实现了对釉料的颜色控制,同时还可根据需要调控钧瓷开片的大小和形貌。

  “我们利用材料组成分析和表面科学等相关手段,阐述了钧瓷呈色机制。同时,还将水溶性纳米金属引入到钧瓷釉料,形成色彩斑斓的渐变色,丰富了钧瓷研究的范畴,推进了产业进步,使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完美统一。”米立伟说。

  据悉,冀德强向王雨展示的钧瓷釉,其成分分析就是由该实验室完成的。

  挖掘文化价值

  韩静最近一直在琢磨,设计一组弃婴题材的作品。她告诉记者,她希望钧瓷中有当代的元素,能在当下引起共鸣,并记载这段历史的某些片段。

  王雨说,除了新工艺的使用,对旧工艺的传承同样可以增加钧瓷产品的历史文化含量,为钧瓷的创新发展提供后劲和动力。

  2012年5月,许昌三国文化周展示了一套佛像钧瓷作品《化逝》,该作品出自2008级毕业生范凯丽之手。该作品想表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文化慢慢得到沉淀,直到变成一种精神和力量。

  早在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挽群就指出,钧瓷在文化市场中较其他的文化形式没有消失反而极大发展,得益于它的文化内涵。“钧瓷出售的其实是祖先创造的文化。”

  “然而,我们忘记钧瓷文化的本真已经很久了。”冀德强告诉记者,钧瓷端庄大方的造型、玉石一样的质感,跟君子的追求有关;钧瓷的自然窑变跟道家讲究本真有关,每一件钧瓷都要把釉料的美感做出来。

  “我经常对学生说,要把钧瓷当做技术、艺术、文化、哲学乃至信仰的综合体来对待,想做好钧瓷,一定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冀德强说。

  “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和忘记历史,对于钧瓷存在过的文化,我们有责任进行保存,就像恢复传统的钧瓷釉一样。只要保存了这段历史,即使时间再久,我们的子孙依然能够感受到钧瓷文化的魅力。”王雨说。史俊庭【原标题:钧瓷“新生” 大放“异彩”】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2013年11月0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