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内蒙古:十年非遗保护成果丰硕

2015/9/24 15:45:04 点击数: 【字体:

    原汁原味的乌拉特婚礼、悠扬动人的长调歌声、美轮美奂的鼻烟壶内画、惟妙惟肖的和林格尔剪纸……日前,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草原文化遗产日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内蒙古展览馆开幕。6天时间里,从早晨开馆到晚上闭馆,来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内蒙古首次综合反映全区非遗保护成果的展会,通过还原生活场景,采用实物、实景展出,突出非遗活态展示与互动体验,原汁原味地呈现了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其中,“追寻记忆——非遗重点项目展览”通过图片、实物、视听、现场表演、活态展示等形式,呈现了各个盟市的300多项非遗项目。“祖传臻品——非遗精品物件展”首次集中展示了全区100多件(套)非遗精品物件、40多个音乐舞蹈类非遗项目,170多名传承人也在这里进行现场展演,吸引很多观众参与互动。此外,活动还邀请了非遗专家、学者和部分非遗传承人在馆内进行相关讲座,活动丰富多彩。

    “草原先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艺、经验、习俗、节庆等活态文化,经过世代传承,成为当代人宝贵的文化遗产。”内蒙古展览馆馆长王世英说。10年来,从顶层设计到民间努力,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自2005年确立草原文化遗产日算起,10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文件。同时,保护机构基本覆盖全区,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取得了可喜的保护成果。相关数据显示:10年来,内蒙古有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还有342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1000多项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点10年来内蒙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取得的成就,蒙古族长调民歌和呼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无疑是最为重大的突破。这一突破使内蒙古非遗有了世界名片,保护范围也从一个地区扩展到了世界范围。“没有自治区对非遗的保护,不少优秀的非遗项目恐怕就消亡了。” 一名非遗传承人对记者说。

    据了解,内蒙古目前已经完成全区第一次非遗普查。通过普查,收集整理文字468.8万字、图片68477张、音像1353小时和影像资料2141小时;共发现传承人22962人,收集40371条线索,深入调查1312项,登记实物8104件,收集珍藏4661件,使非遗资源得到了充分挖掘和整理,为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传承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系列措施深入开展以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面焕然一新。“内蒙古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对自治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70个重点项目进行了有计划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编辑出版了《内蒙古蒙古族传统服饰典型样式》等著作,抢救性发掘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先后设立6个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保护传承基地,还有13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67个自治区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中10个为国家级)。

    此外,内蒙古还在上百所大中小学校开设非遗传承教学课程,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非遗传承的‘千校万户’计划体现了自治区对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视,我将会尽最大努力把自己掌握的技艺传授给孩子们。”来自阿拉善盟阿右旗的国家级非遗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83岁的淖日吉玛说。2014年,阿拉善左旗恒瑞翔地毯有限责任公司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也是内蒙古首家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到目前,内蒙古已经有90多个项目通过生产性保护得到有效传承,古老技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