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豫18项目入第4批国家非遗名录 张三丰太极拳落选

2014/12/8 9:24:19 点击数: 【字体:

    12月3日,文化部网站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显示,河南有18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至此,河南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9个,涉及113个保护单位。

    国务院在通知中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153项。此次此次河南省入选的18项第四批国家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传统体育、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及民俗等九大类别,项目地域特色鲜明,具有典型的中原传统文化特色。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被网友戏称为“神仙申遗”的“福建邵武张三丰太极拳”落选。

    附件:

    1、河南省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河南省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

    附件1

    河南省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豫18项目入第4批国家非遗名录 张三丰太极拳落选

    附件2

    河南省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

    1、老子传说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最西部,是河南、陕西、山西三省的交汇之处,在这里广为流传着老子的动人传说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老子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将其神化,奉为祖师。相传著有《老子》,即《道德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孔子至周问礼于老子,孔子盛赞老子其人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在函谷关著述《道德经》,在此留下了许多关于老子的传说。

    老子传说深深扎根于民间,老子的传说中与其相关文化遗址、地名、风物、建筑,比如函谷关、老君塬、三清殿、青牛观、老君神井、灵石等至今沿用,使老子的传说更富有灵宝特色。传说中涉及到灵宝的民生和民情、风俗民俗,比如看到了紫气迎来了老子,所以这里的百姓在门楣上书写“紫气东来”以示吉祥;老子看到农民收割小麦的辛苦,发明了桑杈,农业上至今沿用;了解到民间的瘟疫,就用他所骑的青牛的牛黄治好了百姓的疾苦,所以在民间流传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在门上贴金牛的习俗,老子的传说已经成为老子文化研究的重要来源。

    老子传说中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祸福相依、水利万物而不争等哲学思想,无论从古到今,对达官显贵还是贫民百姓的生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的思想顺应自然,处事低调,在世界上都有着极大的认同感和影响力,老子也被称为现代的“圣哲”,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河图洛书传说

    河图洛书传说是诞生于洛阳地区的关于“河出图”“洛出书”等相关故事的民间传说体系,主要包括《黄河献图》《龙马负图寺的传说》《洛河出书》《神龟献洛书》《洛出书的传说》等。传说的大致内容是:相传伏羲氏的时候,黄河里浮出一匹龙马,它身上的旋毛变成“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的图形,这就是“河图”,伏羲氏依“河图”画出八卦,就是后来《周易》一书的来源;大禹治水的时候,洛河里浮出一只神龟,神龟的背上长有纹、圈、点,自列成组,这就是“洛书”,大禹对“洛书”进行了阐释,就是后来《尚书》中的《洪范》篇。

    河图洛书传说流传于河洛地区(今河南省洛阳市及其周边地区),故事中的“河”即为黄河,“洛”即为洛河。今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黄河与其支流图河交汇处,相传即为“龙马负图”之地,建有龙马负图寺;洛阳市洛宁县洛河与其支流玄沪河交汇处,相传即为“神龟负书”之处,距此不远的西长水村,存有“洛出书处碑”。

    河图洛书传说在河洛地区发生的很早,先秦文学中也多有记载。例如《周易·系辞上》中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至西汉孔安国、刘歆等对“河图洛书”进行了阐释。东汉“纬书”的盛行,充实、丰富了“河图洛书”传说的内容。南宋朱熹的《周易本义》,首次附上了“河图洛书”的图案。清代的毛奇龄在《河图洛书原舛编》中指出:河图即“大衍之数”,洛书即“明堂九宫之制”。当代文物学者徐金星等编著的《洛阳五千年》等书也多有记载。

    河图洛书传说是最早的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传说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它印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对研究中华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古今学人阐释、研究河图洛书,推动了哲学、天文学、数学等的发展。河图洛书传说作为一种代表性的中原汉民族文化符号,以其厚重深邃的特质,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受到全球华人及外国朋友的关注和喜爱。

    3、杞人忧天传说

    杞人忧天传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之一,在《山海经》、《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记》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列子·天瑞》中对其基本内容叙述为: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杞人忧天传说内容丰富,目前流传广泛的有24个(其中神话传说6则,历史传说11则,寓言传说7则),如共工祝融之战、女娲补天、气人得忧天症的传说、高高山的传说,气人、启人、杞人的传说、武公东迁、桓公嫁女的传说等构成了完整的杞人忧天传说内容。2009年6月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项目所在地杞县(古称杞国)位于河南省东部,古黄河冲积扇东南翼,属豫东平原,面积1243平方公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杞人忧天传说诞生并流传于此,相关历史遗存遗迹如高阳、空桑、高高山、鹿台岗、竹林、古天文台、古祭祀台、杞国故城(雍丘城),禹祠、娄公庙等不胜枚举。

    杞人忧天传说是中原地区“女娲补天”神话传说的遗存之一。该传说从战国时代开始流传,从战国至唐代的一千多年里,思想内涵为对自然和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唐宋元明清时期,传承的文化内涵为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族命运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时至今日,该传说传承的文化内涵又演化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具有超前的预见和预防思想。

    杞人忧天传说内容记载包括原始社会部落战争状况、杞国沿革、灭亡和更替史实等,历史价值突出;传说中包涵上古先民对宇宙知识的认知,对生存环境和社会状况的理解,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瞻思维,科学文化价值突出;传说中蕴含的造福于民、泽被后世的无私奉献精神,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

    传说在当地妇孺皆知、代代相传、影响广泛,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启示民众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常思忧患,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4、耍老虎

    耍老虎(“耍”在焦作方言中指“玩”、“表演”。)是产生于河南省焦作地区的一种共性与个性完美结合的独特文化现象。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南有省会郑州、西邻古都洛阳,与嵩山少林寺隔黄河相望,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发源于焦作陈家沟。自古以来,焦作为兵家必争之地,道教上清派祖师二仙奶奶魏华存、三国军事家司马懿就诞生在这里。

    祖先们从虎中之王老虎的腾、跳、扑、卧等动作中受到启发,以虎的生猛和威严彰显出骁勇善战的武士精神,并融合武术、战争、宗教等元素,创编了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据说西汉时期就出现了虎舞并流传于黄河中游,耍老虎最早可追溯到明朝,省级项目分别为中站区常家武虎、小尚虎舞、沁阳市言状老虎、温县耍老虎。中站区常家武虎、小尚虎舞由民间艺人将武术与舞虎揉和创编成形,表演中常有徒手或手持武器斗虎的情节;温县耍老虎表演中战鼓雷动、老虎气势生猛、威严,体现了无畏的勇士精神;沁阳市言状老虎的产生与道教有很大联系,每年祭祀二仙奶奶魏华存的仪式上,耍老虎等民间社火各显绝技,虎舞表演中常有道士手持拂尘驯服老虎的情节,极有深意。

    耍老虎由虎舞、仪仗乐队两部分组成,其表演形式、套路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一、平地虎:舞虎者在平地做出各种惊险动作;二、丘陵虎:场内中间放置由二十张方桌、两把柳圈椅叠成的高2.5米的表演台,舞虎者逐级登上高台,做出惊险虎形动作;三、高山虎:上3米梯或用几十条木凳搭成七、八米高架,顶上放大椅,一只或数只老虎攀登表演。仪仗乐队由打击乐器鼓、锣、镲、各色彩旗、火铳等组成。

    怀川地区的特殊环境对耍老虎的产生、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其起源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它已成为怀川人民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在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它集舞蹈的艺术性、武术的阳刚性、杂技的惊险性于一体,显示出这一族群以此为对象来认知自然、社会的手段,具有高超的文化、艺术价值。

    5、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

    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于登封市东华镇及周边地区,其“神前”(前庄)珍珠地瓷器与神垕的钧瓷交相辉映,生产的瓷器是中国瓷的一个类型。据《元丰九域志》十多部史料记载,其烧制技艺始于唐,兴于宋,时兴时衰,传承至今,历史悠久。社会、师徒、家族传承至近现代的景氏家族第一代传人景大正(1788-1859),已有160余年,历史清楚,谱系清晰。

    登封窑内涵丰富,其制品的器形有碗、盘、瓶、罐、盆、执壶、盏托、枕、象生动物和侍女俑等多种形态。烧制技艺的流程有原料选取、釉料加工、练泥、成型、化妆、装饰、施釉、装烧等。全程湿坯作业,一次烧成,窑炉以堰壁窑、馒头窑为主,原以柴烧为主,后柴煤兼烧。烧制工艺是用支柱、支钉、垫饼祼烧,后多采用匣钵装烧,一钵一器或一钵多器。

    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特征鲜明,器形可小可大,以白瓷为主,珍珠地划花为典型代表;釉面洁白、纯净、光亮;装饰技法多样,包含剔划、刻划、细线划、镶嵌及软笔画等传统技艺,成品形体立体感强,具有历史、民俗、艺术、审美、经济等重要价值。

    为保护传承该传统烧制技艺,已投资600多万元,初步建成柴烧、煤烧等13孔“登封窑”。为使技艺薪火相传,成立了嵩山陶瓷研究会和登封窑瓷苑科技有限公司,又计划投资800万元,制定了五年规划;在理论研究、传承人保护、档案及数据库建设、生产性保护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建立了技艺传习所和生产基地。不仅烧制了传统技艺的不同器形,还拓宽出具有传统品位和风采的30多个品种,并形成了一个烧制陶瓷的文化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河南省的陶瓷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给传承人和传承者以信心和力量,也让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的保护传承迎来了春天。

    6、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

    “绞胎瓷”又名“透花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瓷泥采用独特的绞胎手工技法相间揉合制胎成型、焙烧而成。其源于唐,兴于宋,千余年来在河南省焦作境内世代相传,因主要产于焦作当阳峪窑群区域,故俗称“当阳峪绞胎瓷”。

    焦作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我国第一位制陶官宁封子的故乡,因“焦家的陶瓷作坊”而得名。丰富的自然矿藏资源和黄河文化中心区的地缘优势,为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的产生和延续提供了先天的物质和丰富的文化土壤。

    当阳峪绞胎瓷以太行山特有的矸石为制瓷原料,制作流程有选土、炼泥、调色揉泥、制胎(拉坯、编花、贴片、镶嵌等)、修胎、荫干、打磨、施釉、焙烧(柴或煤)等30多道工序。因瓷器花纹由胎而生,内外相通,里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复制,也被称之为“编出来的瓷器”,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表里如一的瓷器。也正是因其类似于我国古代对君子特质的描述,著名古陶瓷专家叶喆民先生曾评价绞胎瓷为“瓷中君子”,并因其由多色瓷泥相间揉和而成,且所出成品纹饰各不相同,故又言乃“君子的和而不同”。当阳峪绞胎瓷工艺复杂,每道工艺要求极其严格,尤其是在手工制胎的编花和高温烧造过程中不同泥料各项系数的把握都强调精准,故成品率低,但这也正是其极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缘由之一。

    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的特征着重表现在:1、胎变和窖变相结合的陶瓷产物;2、多色瓷泥相间揉合而成;3、瓷器的纹饰装饰内外通透,且变化多样,如羽毛、席编、菊花、自然纹等。当阳峪绞胎瓷因其瓷质韧性强、敲击声音清脆悦耳、独树一帜的绞胎制作技法,在北宋年间就闻名遐迩,当阳峪也因此被誉为“绞胎瓷之乡。

    7、古筝艺术(中州筝派)

    中州筝派(又称“河南筝曲”)的形成与河南大调曲子、曲剧等民间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密切相关。河南地处中原,具有深厚的民间音乐传统。商周时代的“桑间洑上之乐”、春秋时代的“郑卫之音”都曾广泛流行,以致秦国也丢下击瓮叩缶的传统而唱奏起郑卫之声。

    筝,古称“秦筝”,始于秦地,随着秦筝传入中原,筝便渐渐用以演奏河南民间音乐。唐李峤《咏筝》诗中“郑音即廖亮,秦声复凄切”之句便已说明中原筝当时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且能与秦声分庭抗礼的艺术风格。

    明代中叶,在河南、安徽、山东一带流行的民间音乐“弦索”是一种以筝、琵琶、三弦等弹拨乐器为主,箫、管等吹奏乐器为辅的合奏形式,有时也用以伴唱。其时汴梁(今开封市)的常礼、归德府(今商丘市)的林经都是河南的弹筝好手。“弦索”与明中期以后至清乾隆年间流行于汴梁的“小曲”相互融合,几经衍变,终在清代中叶发展成为“鼓子曲”(亦称“大调曲子”),而用“弦索”伴奏、合奏的形式也随之沿传至今。

    “鼓子曲”初兴于开封,后渐传至许昌、洛阳、周口、襄县、遂平等地,最终盛于南阳、泌阳、邓县。这种由“弦索”发展而来的河南大调曲子对近代中州筝的繁衍流传起着重要的作用。

    至20世纪初,随着河南地方戏的迅速发展,筝也随之成为曲剧、越调等河南地方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并逐渐确立了独奏乐器地位,其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技法也独树一帜,为学术界所公认。

    中州筝派(又称“河南筝派”)是我国四大筝派之一,被人称为“中州古调”。其音调优美、大气、细腻,雅俗共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审美价值和深厚的历史传统,在我国各地均有一定影响,是河南优秀民间音乐的代表之一。其音乐风格不仅富于歌唱性,而且还大量吸收了河南地方戏曲和曲艺的艺术营养,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

    8、锣鼓艺术(大铜器)

    遂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隶属驻马店市。古为房子国,相传为女娲炼石补天、繁衍生息之地。春秋为吴房,汉置吴房、灈阳二县,唐改县名为遂平至今。

    遂平县在历史上是传统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90%以上。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逐步孕育、诞生了大铜器。大铜器最早用于祭祀活动,后来广泛用于社火表演,现在主要用于春节闹年和大型庆典时的表演以及城乡集会、欢庆时的表演。传承至今的曲牌有140多首,现常用的有50多首。表演时以器乐打击为主,穿插多变的舞蹈动作,场面宏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遂平大铜器是我国古老打击乐器的典型代表,在遂平最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代初期已相当盛行,民国时期,铜器会的规模开始扩大。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群众主办铜器会的热情高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大铜器表演进入辉煌的鼎盛时期,遍布全县各乡镇,西部乡镇几乎村村都有大铜器会。

    本世纪初,由于农民进城务工的增多,大铜器的传承出现断层,大铜器表演进入低谷。近年来,遂平县加大对大铜器的保护和传承,大铜器队伍基本恢复,并逐渐扩大和发展,演奏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遂平大铜器舞蹈性强,易学易记,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曲牌中有关远古文化和劝善、助人、恩爱、励志等内容均有所表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自强不息精神的艺术反映。它不仅具有杰出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还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和广泛的社会价值。

    长期以来,遂平大铜器依据传统曲谱,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在我国众多民间打击乐中独具特色,在河南及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并多次荣获全国、全省大奖。1988年、1990年,参加河南省第一、第二届艺术节,获优秀表演奖和特别表演奖,被载入《河南风情》;1986年、1991年,参加全省锣鼓大赛,分别夺得一等奖。2008年,应邀参加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京展演展示活动,荣获金奖,并被授予“中华第一大铜器”称号。

    9、花鼓戏(光山花鼓戏)

    光山花鼓戏由当地民歌小调和花会舞蹈逐步孕育而成,是板腔体和曲牌体结合的剧种。以组班形式演出,每班七八个人。以演小戏为主,也演连台戏。伴奏主要是打击乐,也有管弦乐伴奏。道白用当地方言。行当齐全,一人多角,舞美扮相简而不乱。唱腔丰富,分慢板、行板、快板、散板四类,吸收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剧目有二百多个,以师徒口传为主。

    光山素称歌舞之乡,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花鼓戏主要活动区域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多在农村民间演出。这里是中州文化和楚文化的结合部,风土人情、民俗民习、语言发音都有突出的地方特色。

    宋代苏东坡贬谪黄州途经光山,在《仇池笔记》中说“光黄人二三月群聚讴歌”,记录了光山歌舞的盛况。据《乾隆光山志》记载,当时已形成光山花鼓戏,至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光山花鼓戏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一是花会玩灯阶段,演出龙舞、船舞、车舞并扮演各种典故;二是打五件,又叫“打龙船”阶段,一人打五件乐器,走乡串户即兴表演;三是二三对阶段,二人分工打三件乐器,一唱一合进行表演,可演情节简单的小戏;四是地灯班阶段,一班五至七人,有角色分工,有唱腔曲牌,演折子戏和地方小戏;五是花鼓戏阶段,行当、音乐唱腔等趋于成熟,成为世代相传的特色剧种。

    光山花鼓戏从孕育到形成历史悠久,发展成为一个剧种也有二百多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光山花鼓戏音乐唱腔丰富,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光山花鼓戏剧目《夫妻观灯》1953年参加全国首届音乐舞蹈会演,获金质奖章;《假报喜》1956年参加河南省第一届戏剧会演,获演出二等奖。《顶椅》2005年参加首届河南省民间戏剧节展演,获银奖;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在郑州参加由商务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支持举办的中原民间文化精品艺术展演,花鼓戏《顶椅》、《夫妻观灯》获演出金奖。光山花鼓戏受到广大观众喜爱,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10、罗卷戏

    罗卷戏,俗称锣卷戏、乐眷戏,起源于旧时迎神赛会、驱逐疫鬼、酬神还愿的“傩戏”和庙中僧道演唱所用的经卷。罗卷戏的声腔是罗戏和卷戏的声腔融合,后吸收梆子唱腔,又称梆罗卷。

    罗戏又称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等,其唱腔是曲牌体,演唱风格高亢奔放、激昂粗犷。罗戏曲牌原本很丰富,现保留下来的曲牌仅有三十多支,主要曲牌为【耍孩儿】【攒子】【山坡羊】【呱哒嘴】等。罗戏伴奏乐器原无弦乐,领奏乐器为大笛,配以笙、笛等,现在乐队配以弦乐以丰富其表现力。其表演吸收了高跷、旱船、舞狮以及杂技、武术等民间艺术,并以真刀真枪上场演出,武打场面热烈火爆。罗戏剧目以袍带戏居多,原有剧本三百余部,现能够上演的只有八部。

    卷戏又称眷戏,其音乐结构为板式变化体,现有的主要板式有【原板】【黄散板】【紧原板】【攒子】【赋子板】【呱哒嘴】【小笛罗】等。唱腔婉转幽雅,清新舒缓,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多表演男女爱情和民间传说,主奏乐器为锡笛。卷戏现仅存剧目十几种,多是劝善类和演唱经文故事类。

    罗卷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清中期盛行于河南全省及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南部、安徽西部等地,其演出盛况“一村演剧,众村皆至”。现在,邓州市桑庄镇孔庄村罗卷戏剧团仍保持着梆罗卷同台演出的古老艺术形态。据《邓县戏曲志》记载,罗卷戏于清雍正年间流入邓州,此后就在邓州流行开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民间曾流传“罗卷戏进了庄,男人不下地、女人不烧汤”、“能舍老婆能舍地,不能舍了锣卷戏”的民谣。

    充满民间性和草根性的邓州罗卷戏,在当地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体现了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观念,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持续不断的演出保留了古老声腔罗戏和卷戏的珍贵艺术传统,对保存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研究中原文化、中国戏曲史和剧种发展史有着一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11、太极拳(和氏太极拳)

    太极拳[和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之一,始自清末河南焦作市温县赵堡村和兆元,距今已160余年。温县赵堡村北依太行,南傍黄河,与古军事要塞虎牢关、伏羲画卦台、河洛文化遗址隔河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中华古老文化的氛围使得温县赵堡村山荫河育,地灵人杰。

    和兆元(1810—1890)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文学医兼练拳术。1825年师从邻里陈清平(陈氏第十五世)习练太极拳,后随姐夫晚清理学家李棠阶(1798—1865,字树南,号文园,谥文清)赴北京供职,官授武信郎。在京期间受李棠阶影响,以易理、理学和中医理论对原习练拳术充实革新形成了走架步活圈圆,柔顺自然的拳法风格,由于其突出理论指导,强调体用一致、技理相合,故被称为“带理架”。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完善为独具特色的拳架、拳法理论以及习练方法,且自成体系,世代传承,后人称之为“和式太极拳”。该拳法理论的形成与丰富在民国4年石印本《李文清公日记序》中得到印证。

    和式太极拳有徒手套路、器械套路、推手法和技击等。其套路以易理贯串拳势之中。象其形,取其义,用其理。其行功走架俗称“耍拳”。和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和庆喜在整理和兆元所传《耍拳论》中曾描述“太极拳用功之为‘耍拳’,此是和式太极拳独特之处”。即走架时神意自然,着势圆活,呼吸顺畅,步法敏捷,以阴阳变化之法,聚身体分合之劲,形成千变万化的拳术技法,以达到滑如鱼、粘如胶、软如棉、硬如钢的技击效果。此由外形的无过不及、内外相合和柔顺自然的阴阳动态平衡之拳术,是和氏先贤及族群在一个半世纪七代传承人的技艺接力中,以身体体验认知宇宙、自然、社会、生命所凝聚的智慧,是我国传统哲理天人合一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和式太极拳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原来重技不重理的状况,丰富了太极拳拳法及理论,有助于深层探索武术文化内涵的演进。而其所要求的仁义,诚信等武德修养对习练群体加强道德修养,促进民族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2、泥塑(淮阳泥泥狗)

    淮阳泥泥狗又称“陵狗”或“灵狗”,是淮阳泥玩具的总称,为淮阳太昊陵庙会上的圣物,是远古“巫文化”图腾艺术的现实遗存。其产生于上古神话传说中“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建都之地”河南淮阳,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淮阳古称宛丘、陈,为太昊之墟,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是我国东夷族活动的重要地区,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太昊陵庙会史称“二月会”,历史由来已久。据《陈州府志》载:“汉以前已有祠”,农历“二月二日,居民诣太昊陵进香奠牲,至三月三日始止”。如今,每年庙会期间,来自国内外数十万朝祖香客汇聚淮阳太昊伏羲庙会,缅怀人祖功德,祈求人祖庇荫。在庙会上,存在子孙窑、履迹舞、拴娃娃、抢旗杆、还旗杆等众多关于远古先民的印记和符号。淮阳泥泥狗就是其中最具有典型性的代表。

    淮阳泥泥狗作为庙会的灵魂、核心和祭祀圣物,它汇聚了原始先民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信仰观念。其造型古朴、怪诞,构思奇特,黑底彩绘,保持远古彩陶点线装饰的特点,具有神秘互渗、夸张原始等典型的艺术特征。淮阳泥泥狗代表作品有“驮子斑鸠”、“九头鸟”、“人头狗”、“人祖猴”、“兽相交”、“图腾柱”等,品类达120余种。

    淮阳泥泥狗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典型的艺术特征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原地区活态传承的唯一图腾艺术品种,它的艺术性、学术性和文化价值具有普世意义。其亮点在于印证了史前人类文明进程中必经的初始阶段,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淮阳太昊陵庙会“祭祖古俗”与“泥泥狗图腾艺术”相互印证,相互融合,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成为研究史前文化的“活化石”,未来有望发展成为“世界民俗文化旅游圣地”。

    目前,淮阳泥泥狗随着民间艺人的老龄化和相继过世,其技艺传承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亟待抢救。

    13、麦秆剪贴

    麦秆画,又称麦秆贴、麦秸画等,是我国中原地区古老的传统艺术。麦秆画工艺源于古代中原地区,其渊源可溯至隋朝,经历代传播,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

    河南省清丰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为我国优质小麦重要生产地。宋元时期草辫、麦秆画已在清丰县一带流行,明代时,清丰麦秆画成为当地著名土特产,清中期,清丰大屯王氏麦秆画、高堡刘氏麦秆画、阳邵聂氏麦秆画等10余家竞相争辉,其中聂氏麦秆画独树一帜,成为清丰麦秆画行当里的佼佼者。《濮阳年鉴》(1999年古籍出版社)、《河南老字号》(2011年大象出版社)载:明朝宣德年间,清丰县阳邵乡聂家开始从事麦秆画,传承至今已达五百余年。清末,聂氏已能熟练利用麦秆,经过熏蒸、劈、缠、剪、刻等独家工序设计制作“人物”、“吉祥动物”、“花鸟山水”等图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聂氏麦秆画。清末《清丰乡土志》载:大屯阳邵兴麦秆贴,聂家技巧,每年八百片,经卫河达天津。

    聂氏麦秆画也是目前在中原地区规模和影响较大、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较好的麦秆画品种之一,其独家传承的古老的平贴技法和多层次粘贴技法,影响和促进了濮阳乃至豫北地区麦秆画的发展。聂氏麦秆画传承的“五虎闹春”、“太平图”等近三百个图案,丰富、提高了本地区乃至中原地区麦秆画的内容和设计水平。聂氏麦秆画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在民俗学、绘画艺术、民间技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4、宝剑铸造技艺(棠溪宝剑铸造工艺)

    棠溪宝剑铸造工艺是河南省舞阳县北高村高氏家族所传承的、手工锻打而制成各种规格宝剑的传统铸造工艺。因位于战国时期重要的冶铁铸剑基地棠溪而得名。

    棠溪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城南50公里、舞阳县城东南部20公里处冥山山区(伏牛山余脉),即今天的西平县酒店村附近。该山区拥有丰富的优质铸剑铁矿、流入棠溪适宜于淬火的龙泉水和木质坚实、纹理细腻、适合做剑鞘的棠棣木,这些自然资源为棠溪宝剑铸造工艺在当地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棠溪冶铁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战国冶铁遗址,这可以证明棠溪宝剑铸造工艺源于战国时期,有2700多年的传承历史。工艺包括热锻、冷锻、淬火、粗磨、细磨、精磨及失蜡法精密铸造饰件等300多道流程。

    该工艺传承了古代手工锻打、金属改性的传统技术工艺。金属改性传统技术是该工艺的核心,通过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将特殊的配方加到用于淬火的龙泉水中,来改变剑身的金属属性。所制出的宝剑具“强可斩钉截铁、韧可弯曲90度~120度、硬可保持剑身抗击各种打击、弹可保持剑身不变形”等特点,且剑身光鉴寒霜,灵气逼人。

    该工艺源于战国,其延伸出来的剑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彰显了公平、正义、权威、情操、诚信、降恶扬善、驱灾避邪的民族人文精神。金属改性传统技术工艺同现代热处理工艺完全一致,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

    棠溪铸剑工艺目前已被张耀广、赵国新、郑秀文、张军彦等传承人所掌握,但由于项目传承人年事已高,急需加大力度保护和传承。

    15、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

    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就是将信阳毛尖通过鲜叶采摘、鲜叶摊晾、茶叶炒制、茶叶存储等工序制成茶叶的采茶制茶方法,属我国传统制茶技艺。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端,地处大别山、桐柏山结合部的北侧,四季分明,森林密布,雨量充沛,云雾弥漫;土壤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PH值在4.5~6.5之间。茶树多分布在海拔300至800米的高山区,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日夜温差大,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非常适合优质绿茶的生长。

    据在信阳市固始县古墓中发掘出的古茶叶证明,信阳采茶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2300年前。唐代,信阳茶即为朝廷贡品。宋代,信阳市为全国重点产茶区,茶叶交易总量占全国的1/5。清朝光绪末年,信阳先后成立了龙潭、元贞、广益、裕申、宏济、博厚、万寿、广生等八大茶社,茶市兴隆。1926年,信阳茶农吴彦远改进了“熟锅”中甩条的手法和大茶把炒“熟锅”的方法,使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更加成熟。

    信阳毛尖茶主产于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采摘时间以清明前,晴天上午10点以前采茶为宜。炒茶所采用的“熟锅”甩条手法和大茶把炒“熟锅”方法,是该技艺的一大特色。采制的茶叶以细圆挺秀,满毫匀齐,色泽翠绿为标准。茶水以汤清色绿、香高味浓耐泡、滋味醇香为最佳。

    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有2300年的传承历史,同当地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中华民族杰出的创造力,见证了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它颐养身心,陶冶情操,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丰富了我国茶文化的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随着茶产业机械化生产,掌握传统手工采制技艺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16、中医诊疗法(毛氏济世堂脱骨疽疗法)

    毛氏济世堂脱骨疽症疗法主要治疗疑难杂症脉管炎(俗称“老烂腿”),因疗法独特,疗效较好,在豫东南地区有较大影响。

    毛氏济世堂位于河南省新蔡县,字号取“悬壶济世”之义,始于清未,有上百年历史,至今已历五代。创始人被韩氏后人尊称“老韩先儿”,曾在清宫中任职,跟随御医习得诊脉问疾医术,清朝覆亡后回乡亦医亦农,被当地人誉为“韩神仙”。老韩先儿生前将医术传给了义女和女婿。女婿毛羽君开办药铺,坐堂行医,取堂号毛氏济世堂。其“脱骨疽症疗法”出自宫廷,卓有奇效,名闻乡里。

    第四代传人毛顺卿从医50余年,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训,带领团队系统整理和研究祖传秘方,尤其在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脱骨疽病(脉管炎)等疑难杂症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丰富和完善了毛氏中医的治疗范围,并在结合历代行医探索和运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更加系统科学的“脱骨疽症疗法”,治愈患者众多,其治疗风格和医术独特,特别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面已研制出针对不同病症的丸、散、胶囊等纯中药制剂,疗效显著。现已先后获得国家中医药发明专利七项,脱骨疽症疗法(治疗脉管炎药物)国家医药发明专利,(专利号:21200510017677.7),被命名为“全国特色中医”,享誉周边诸省。并撰写多篇论文和著作,《毛氏济世堂医从》已出版发行。目前正在积极开发处方药,带动了地方中医药种植、养殖、加工、炮制全面发展。

    毛氏济世堂2010年被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命名为“河南老字号”称号,毛氏济世堂脱骨疽症疗法2011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人毛顺卿打破门户之见,还收外姓人为徒。八位高徒均已散枝开叶,在周边影响较大,目前毛氏济世堂因地处偏僻、实力较弱、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知名度和影响力仍然太小,亟需扶持。毛氏后人现正在积极筹备建设毛氏济世堂脱骨疽症专科医院。

    17、中医诊疗法(买氏中医外治法)

    买氏中医外治基于中医理论,以中医外治为主,中医内治为辅,主要治疗疮疡、肿毒、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乳腺疾病、疔疮、无名肿瘤、搭背疮、腰瘘、贴骨瘤以及各种癣症等外科疾病。

    买氏中医外治发源于周口市川汇区,以医术精湛,疗效独特驰名豫东、遐迩皆知。影响范围波及安徽省阜阳市,辐射至江浙、湖北、山东、湖南、广东、河北、东北三省、北京等地。

    买氏中医外治现已传承九世,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六年的历史。创始人买庭正,才智聪颖,得御医指点,潜心钻研医书《御纂医宗金鉴》和《校正本草纲目》,悬壶济世。五代传人买兰芳因医治袁世凯的婶娘腰瘘名噪一时,并获赠袁世凯亲笔题写的“术坛岐黄”匾额。六代传人买祥臣、买春华、买德运兄弟三人及七代传承人买文华、买文轩兄弟二人将其买氏中医外治进一步发展。当时,买氏中医外科医堂及配房占地近五亩,有两层转厢楼一栋,后院及配房十余间,加工炮制药房十余间,收徒传承十余人。每日病人排队看病,买氏楼院收治病人多时达100多人。八代传人买建修继承创新,结合现代制药工艺将买氏祖传秘方制成不同剂型,广泛应用于预防、保健、临床,因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物美价廉被广泛传颂。历代买氏传人恪守“医者应以治病救人为已任,不能以金钱报酬置人命于不顾”、“讲信义、重人和、以义为上、义利共生”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知,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色,确保了买氏中医的长盛不衰。《川汇区文史资料》中对买氏传人行医济世之德行均有记载,周口沙北韭菜庙清真寺碑文“世业岐黄”四个字是对买氏中医的褒奖与肯定。

    买氏中医外治历经二百多年的继承、实践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外治诊疗方法。配制的成型丸、散、膏剂以配方奇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效佳价廉而享誉省内外。现有乳癖散结膏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风湿止痛保健膏和乳癖散结保健膏已通过河南省卫生厅审批,即将上市,行销至全国。

    18、庙会(浚县正月古庙会)

    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伊始,春的气息刚刚萌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簇拥着突兀而立的大伾浮丘二山,进入为期一个月的狂欢的海洋。人们从百里千里之外,朝圣般涌向这里。长棚相接,人山人海,载歌载舞,购物交游,尽情演绎着中原民俗的浩瀚画卷。过大年,逛庙会,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浚县正月古庙会。

    正月古庙会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广大民众炽热的精神信仰和情感诉求。浚县是黄河故道流经之地,水患频仍,后赵时期为驱逐水患在大伾山雕凿落成大石佛,别称“镇河大将军”。《尚书》记载,大禹治水,“至于大伾”,明万历年间始建禹王庙以示纪念。又,传说中碧霞元君神通广大,能保佑农商、羁旅、婚姻,能治病救人,求子必应,明嘉靖年间浮丘山上建成了碧霞宫以纪念碧霞元君。大石佛、大禹和碧霞元君等神灵和英雄人物共同构筑了当地民众祈望永绝水患、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祈求平安的精神信仰,而正月古庙会就是集中体现、承载了表达这种精神信仰的文化空间。

    浚县正月古庙会因佛庙而生,因民众信仰而兴。据考证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每年在正月期间举行,正月初一始至二月初二终,规模宏大,事项众多,士农工商结队到会,参会民众数百万之巨。庙会有四项主体活动,一为民众祭拜二郎神、大石佛、大禹和碧霞元君等英灵,从晨至昏络绎不绝;二为社火表演朝顶,尤其是正月初九和正月十五、十六元宵节,浚县及周边各县上百家社火队相继登山朝顶,5万参演队伍排成长龙,声势浩大。万千民众各有愿景,形成了年复一年许愿还愿的洪流;三为民间文化汇演;四则带动激活了民间工艺品集中展示交易。庙会期间各地商贩搭棚售货,各路艺人竞相献技,数百种餐饮遍布,上百种手工艺品展销,鼓书皮影各显其能,十几个剧种管弦鸣奏,正月古庙会成为人的海洋、歌的海洋、旗的海洋、舞的海洋,是一份珍贵的充分展示华夏农耕文明的活标本。冯骥才、夏挽群等专家曾莅临观摩,向云驹先生誉之为全国五个最具年味的特色庙会之一。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网(2014-12-08)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