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评论:筷子消失是中国文化之耻

2013/3/28 19:56:54 点击数: 【字体:

评论:筷子消失是中国文化之耻

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我在新加坡长大,在中国生活了7年。不过,我从未学会熟练地使用筷子,做不到把筷子当成手指的自然延伸。我拿筷子夹菜时,食物总是往下掉,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是滑的还是粘的。

  通常,握筷子时两根筷子是平行的,灵巧地捏住末端夹菜。我却不这样,筷子交叉,握住差不多中央的位置,这样才能使得上力。有人对我说,这样“X”形握法相当于是诅咒同桌的其他食客。当然,我可没有这种意思。另外,我也是左撇子(又是一宗古代中国要不得的习惯),我简直就是无可救药了。

  即便如此,当我听说,一名中国人大代表提出,为保护环境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并且考虑其他用餐器具时,我仍然感到不太舒服。

  国有木材公司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说,中国每年生产约800亿双一次性筷子,相当于用掉2000万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这对中国的森林是一项不可持续的负担。

  他表示:“为解决一次性筷子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改变大家的饮食习惯,鼓励人们出外自带餐具。此外,应逐渐开发替代产品。”

  具体所指不清楚,能多快实现也成问题——近年来,出现过几次试图阻止使用一次性筷子的运动,但无果而终——可是,在中国如果用刀叉代替筷子,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在中国,筷子就像茶叶、米饭或面条一样,与日常生活和文化分不开。我住在北京或出差时,很少使用刀叉,反正在小餐馆肯定是没有的。通常这种店里供应最好吃的饺子、面条和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香辣土豆丝和红烧肉。

  有关筷子的起源说法很多,有些已成为中国数千年历史的一部分。许多说法都是围绕实际需要,比如从火里夹肉、便捷、做筷子的材料方便易得。

  还有不少与筷子有关的迷信说法,比如筷子掉地上表示倒霉、千万不能把筷子直插在米饭里,因为这像在祭坛上插香;如果用一长一短的筷子,代表你会赶不上车。此外还有一长串筷子禁忌:不要用筷子指着别人;不要用筷子戳食物;不要用筷子敲碗,只有乞丐才那样做。

  小时候,父母和我都习惯用刀叉,筷子在我家不太常用。在常去的西餐馆,我们就用刀叉切割肉类和蔬菜。新加坡人也喜欢吃面食,但都是把面条绕在叉尖,忽地一下吃进肚子,这是意大利式的。即便在享用我喜欢吃的奶奶烹制的菜肴,如蒸鱼、豆豉烧鸡翅、腌萝卜炒肉丝,我也是直接在盘子里吃,然后用叉子把食物弄到一个调羹里。而奶奶却是用传统的中国方式,端着碗用筷子把米饭扒到嘴里。

  我在中国生活一阵子后,才更好地了解筷子如何成为中国特色的一部分。如果筷子消失了,那真是一个耻辱。据说,仁慈的哲学家孔子反对吃饭用刀子,因为那是杀人的工具,不具有跟筷子一样的丰富传统和典雅。

  连我这十字交叉捏筷子的人,也知道这一点。博主 Audra Ang 译者 黄义务 (原标题:评论:筷子消失是中国文化之耻)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青年参考(2013-03-28)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