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求同存异 以“同”为先

2014/2/24 10:55:42 点击数: 【字体:

  自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之后,这个词就风靡全球了,而衡量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指本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和传播程度。不过,这个词偏向于强调文化的政治性意义,我却更注重文化中包含的生命体验的特性。这种体验是非常多样化的,因此,对外传播的文化也需要更加多样化,以适合各类受众的不同口味。

  举例来说,莫言的小说固然更能代表中国的乡土文化,但外国读者不一定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对中国完全不了解的普通民众。毕竟,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并不是抱着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特意挑选作品去阅读,而是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中国文化。因此,我认为除了莫言这样的主流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外,中国也应该大力推出一些更通俗、更大众的作品,以适应不同读者的不同兴趣。这其中,类型文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类型文学有一个全球通行的模式,外国读者对此十分熟悉、更易接受,这无形中降低了文化传播的门槛。同时作为中国的类型文学作品,其中必然包含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因素,往往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另外,类型文学还有一个好处。对于中国主流作家的作品,部分西方读者可能会抱有意识形态方面的成见或怀疑,这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无法回避的问题。类型文学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绕过这一点,让他们放下戒备。

  遗憾的是,西方读者、至少可以说澳大利亚读者了解中国类型文学的途径非常有限。比如说,科幻就是一种全球流行的类型文学。我个人对中国的科幻文学十分感兴趣,我认为刘慈欣的《三体》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有意思的作品之一。中国的科幻文学很棒,甚至世界科幻的未来也许就在中国,但世界并不知道。当我向一个朋友推荐《三体》时,他竟然很惊讶中国也有科幻小说,同时也充满了兴趣。

  影视作品也一样。好莱坞科幻大片风靡全球,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巧妙地蕴含在其中,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观众。中国同样可以借助这样的形式。而更加通俗的电视剧,传播效果也非常好,韩剧就在这方面大获成功,尤其是爱情偶像剧和家庭剧的类型,这方面的经验中国可以借鉴。

  总而言之,口味的多样化也好、类型文学也好,都是为了能够在最大范围内与接受者找到兴趣的共通点。在我看来,文化传播与交流,不是双方各有一套完整的东西,然后互相将这一整套东西交给对方去消化,而应该是这样的方式:我们都喜欢科幻文学,然后交流各自的科幻文学有什么不同;我们都喜欢重金属音乐,然后比较双方的音乐创作各有哪些特色。中国有一个词叫“求同存异”,在我理解中,求同存异的基础是“同”,起点是“同”。在文化传播中,不妨更多选择那些包含着国际通行元素的东西,打下基础,建立起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兴趣,提高他们的熟悉感与接受度,也能为之后的传播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为塔斯马尼亚大学人文学院亚洲学系中国学分部负责人,记者周飞亚采访并整理) 作者:马克·哈力森 (澳大利亚汉学家)(原标题:求同存异 以“同”为先)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14-02-22)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