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文化中原】中国汉字发展之隶变

2014/11/22 18:21:25 点击数: 【字体:


    一、隶书本体研究及隶变

    (一)隶书的本体研究

    隶书的定义,可以用其本义来解释。《说文解字》中,“隶”解释为“附着”;《后汉书·冯异传》训为“属”,此意沿用至今;在现代汉语中,仍有“隶属”之意;《晋书·卫恒转》、《说文解字序》及段玉裁注本,皆以为“隶,佐助篆所不逮也”,认为隶书是篆书的辅助字体。到了现代汉语中,从字体书写角度对隶书进行通俗解释,其内容大体相同,认为:隶书,又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为适应汉字形体演变和发展以及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的起源,可上溯到战国晚期,现存文献记载大体分为“隶书始于秦”说,“程邈造隶”说,“隶书始于周”说这几种说法。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下令李斯创立小篆后,又采纳程邈整理的隶书,许慎《说文解字》对此记载道:“……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许慎认为,官狱事务的繁多需要简易便捷的文字,从而导致隶书的产生、古文的灭绝。班固《汉书·艺文志》载: “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他不仅指出隶书产生时间、原因和使用对象,还首次为隶书定名。《晋书·卫恒传》云: “或曰,下土人程邈为衙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十年。从狱中作大篆,少者增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圆,圆者使方。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以为御史,使定书。或曰,邈所定乃隶字也。”

    关于隶书的时代界定,一直以来多数学者们都将其与楷书一起,归入“今文字”时代,认为“至此,汉字已脱离了古文字阶段而走向今文字并基本定型”。持这种观点的论述,可谓屡见不鲜。实质上,将隶书与楷书并称为“今文字”,不能客观地反映汉字发展的自身规律。作为一种具有特殊体制的隶书,有自身的一套完备的发展阶段,并有这一阶段的特点,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是有其代表的时代性、历史性,应区分于楷书,将其看作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特定的阶段,即提出“近文字时期”这个概念,作为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的时期。

    (二)隶变的产生及内容


    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三种字体之一,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篆书字体体系中发生结构和书写性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字体。在汉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隶变”作为一个过程性动态的概念,从篆书字体中脱胎产生出隶书。可以说,“隶变”是隶书产生的途径和方式,隶书是“隶变”的最终结果和归宿。

    “隶变”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原因,也有文化背景因素,但最重要的应该是秦汉时期人们所使用的书写材料,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对文字形态、书写方式的影响。竹简的大量使用是隶书产生的直接原因。汉代人民对文字使用规范化的要求及汉武帝的大力提倡,对隶书的最后定型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发生“隶变”的内在动因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对文字应用的要求。汉字在历经繁化的殷周甲骨,金文大篆系统的独立发展之后,至春秋战国时期,便出现了简化的发展趋势。这可作为隶变发展的先声。

    “隶变”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综合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汉字字体上。隶变为楷体的形成奠定基础,促进了楷体字的产生,同时,隶变导致大量隶变俗字的产生。另一方面,是单纯的字形变化。汉字字形包括结构和笔划两方面,隶变后汉字形体结构演变的总趋势是把古文字圆润匀称的线条笔画化,把复杂结构简单化。这两方面,将在下文做具体论述。

    (三)隶变的发展阶段

【文化中原】中国汉字发展之隶变

图一:云梦睡虎地秦简

【文化中原】中国汉字发展之隶变

图二:秦小篆刻石

【文化中原】中国汉字发展之隶变

图三:长沙马王堆帛书

 
    1.秦小篆之前的隶变(图二)

    这一时期的隶变资料以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竹简为代表。这些实物资料证实在秦统一之前就存在着大篆向隶书转变的过渡性字体。这些资料中文字的字体大多出现了隶书的笔势,笔顺和结构方式。书写率真,以轻佻短笔,延展字尾,曲尽笔致。快速书写横画是自然形成的起笔重驻,收笔轻提,成为汉隶的典型“蚕尾”的雏形。

    2.与秦小篆同时的隶变(图一)

    这一时期的隶变以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为代表。该期文字产生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与同时代的小篆相比较,隶书与篆书的重要差异——圆转和方折在这个时期就已初显。小篆形体圆润,均衡,秦简字体倾斜;小篆有转无折,秦简转折兼施。

    3.西汉早中期的隶变(图三)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批帛书,是该期代表。表明:隶书在西汉早中期就已成熟。隶书从在秦简字形结构中残存篆书的封闭空间构成,发展到此转变成一种开放式空间结构。字体无固定轮廓,不以方形结构为限制,常意外拉长或缩小。

    二 、隶变对汉字字体的影

    (一)隶变导致大量隶化俗字的产生     

    俗字,即俗体字,是异体字的一种。过去文字学家称流行于民间的文字为俗字,别于正字而言。北宋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俗字产生的年代,迄今尚无定论。本文根据《说文解字》中收录的不少俗字,认为俗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但是大批量出现则是在汉字隶变的过程中,这一阶段产生的俗字,有别于前代散落零星的少量俗字,称为隶化俗字,可以说,隶变是导致隶化俗字产生的根本推动力。隶变推动隶化俗字的产生,这也是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中的的重要作用之一。

    汉字隶变阶段,成分十分复杂。当时的文献资料与文书记载,都显示在通用字中还夹杂着相当多的古体字,俗体字,草书,籀文等。马衡考释居延汉简元帝二年文书:“盖西汉文字变化,故一篇之中兼有篆,隶,草也。”由于一个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会有几种不同形体的演变趋势,出现多向性,因此,隶变在使汉字简便易书写的同时,加上多向性和复杂性,导致大量俗字产生,因其是在隶变影响下形成的,称为“隶化俗字”。隶化俗字的大量出现也是东汉后期俗字大量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中古甚至中古以后许多俗字产生的根源。

    隶变经历构字材料的变化,线条笔画变化,进而导致文字结构的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除了文字本身结构的相互碰撞变化外,也仍存在着人为变化因素,其中人们在书写过程中的简易求快心理是俗字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这一时期产生的隶化俗字时至今日,多数仍留存于字汇中,但其命运却受到书写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同选择而产生差异。有些隶化俗字,既能以字形表意,又能满足人们书写时提高效率的需要,于是,这些字逐渐取得正字地位,但还有大部分的隶化俗字虽然一直沿用至今,却从未改变其从属于正字的地位,但仍旧在汉字使用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也说明了中古甚至其以后的人们需要把经常使用的俗字追溯到隶变才能找到根源的原因。

    (二)隶变促成楷体的形成

    传统观念认为隶变的过程就是由篆而隶的过程,隶是与篆相区别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汉代隶书———分隶,也包括了汉以后的楷书———今隶。事实上,从秦到汉只走完了隶变的一半路程,还有一半路程就是从分隶到楷书,即从汉末开始,中间经历两晋南北朝动荡、变异、融合,直到唐代的楷体正字。”由分隶到今隶的过程中,楷体逐渐从隶书中脱离出来,形成另一种字体。

楷体与隶书相比,在字形上,是有一些变化的。表现在结构,体势,笔画三方面。结构上,隶书固定,楷书灵活;体势上,隶书扁平,楷书呈长方或者正方; 笔画上,隶书单一,楷书丰富。

    秦统一后通行的正字体是小篆,两汉时代通行的主要字体是隶书,在这期间楷体已经出现,但是楷体这时还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使用者仅局限于书法家等少数文人,在下层百姓中并未流行开来。目前我们看到的最早的楷体是钟繇所写的《宣示表》等帖的临摹本的刻本。汉魏时期,用楷体的很少,主要是一些文人学士,而正是这些文人学士为楷书的成型打下了基础。当时在正式的场合都是使用正体字隶书,但是一些文人学士特别是书法家为了艺术上的需要,对隶书做了一些改变,使得字体更加自由,在笔画和部件上做了改造,渐渐的也就使得字体有了楷书的特点。所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一些汉魏时期的碑刻,很多字体中都有楷体的萌芽。到了南北朝时期,楷体不再只是文人学士的专利,渐渐的成为当时主要的字体了。由于楷体在字体上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碑刻墓志收到钟、王书法的影响,不再使用相对来说更加刻板的隶书,而是使用当时的主要书写字体楷书。由于在封建制度的社会里,处于统治地位的上层阶级对于字体的使用会对当时整个社会字体的影响产生直接的引导作用,他们的字体逐渐会成为下层阶级的榜样,所以到了楷体成为当时通行的字体了。而楷体字形改造的真正完成直到唐代的欧阳询,从他的书法作品《九成宫醴泉铭》中的笔画部件足以看出楷体的精髓。楷体的成熟标志着中国文字史进入了另一阶段,到了唐时,楷体不仅是通行的字体,而且是正体字。

    三、隶变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   

    汉字在发展史上历经多次变革,形体结构也因此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中,隶变给汉字结构带来的变化最为深刻。

    (一)隶变使汉字完全符号化   

    文字的本质是符号,即记录语言的一种符号。符号化是支配文字构形的根本力量。但是,由于文字起源于“记事图画”,所以人类早期文字都不可避免地带着其母体的特征。小篆以前的文字,依据实物形体描画,“画成其物,随体谐诎”。因而形体各异,千姿万态;小篆为追求字形的整齐,匀称,已逐渐向符号化,线条化过渡。其形体是有规律的,固定的,但仍然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象形意味。到了隶书,已变成了纯粹由笔画组成的符号,象形意味几乎完全消失。至此,汉字构形的原材料,即绘画性的曲线条,演变为纯符号性的笔画,线条组合的象形原则,让位于笔画组合的符号原则。隶书之后的楷书,始终保持着隶书方正齐整的形体。

    与古文,小篆相比,隶变中的汉字遵循着平直方正的基本形式,表现在笔势形态上:首先,古文,小篆没有挑势,汉隶有波仄挑法有弧度稍圆润的弯曲,变成了平勾。其次,古文的笔画曲线依实物形体而弯曲,实物向左即向左,实物向右即向右,小篆将古文曲线均整化,到隶书,在小篆规范化基础上,将线条固定向左或向右。

    总之,人类文字无论字体变迁还是体制更替,都会引起程度不一的构形符号化,代表着文字形体简易化的重要方面。

    (二)隶变合并或改造部分偏旁,使汉字趋于简化    隶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汉字的构形理据。由于早期汉字以图画为主,破坏汉字图画意味,也即破坏汉字构形的有理性,因为汉字构形的有理性是与汉字构形的图画性密切相关的。但是随着汉字的演变,更多的破坏其图画意味,变得简化,便于书写,从而使其更适应交际的需要,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1.隶变将篆书中的同一构件形态分化成不同的构件形态。

    汉代以前的古文字里,合体字的偏旁写法和独体字的形体完全一样。到了隶变,在“隶定”过程中,为使字体匀称方正平衡,某些偏旁写法发生改变,和独体字的形体不同了。通常,作上下偏旁的字有时和原来的单字形体不一样了。比如,“火”旁,隶变后分化为“灬”(照,鱼等),或“【文化中原】中国汉字发展之隶变”(光等);再如,“心”旁,分化为“忄”(怡,愉等),或“【文化中原】中国汉字发展之隶变”(恭等)。这些从“火”,“心”中分化出来的偏旁,相当一部分已经找不到原偏旁的影子了。

    2.用新构件取代篆书中的不同构件。
    
    如:“田”,隶变后多个类似的字趋于统一。思的部件“田”本是囟字形,胃的部件“田”本是胃囊形,鱼的部件“田”为鱼身形等。这些字中的部件“田”多是表音或表音兼表义部分,本与田地无关;隶变后,只是形体上成了“田”形,由它构成的汉字自然与“田”义无关。
    
    这些变化都可归结为隶变过程中的分化与合并现象。通过简化使汉字笔画和结构在一个四方形的区域内做适当调整,达到均衡的目的。一般,独体字作偏旁时,末笔是捺的,多变成点,如“禾”旁,末笔是横的,多变成挑,如“琳”的“王”旁,末笔是直的,多变成撇,如“羚”的“羊”部,等等。
    
    隶变使汉字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汉字丧失构形理据,人们不再能够从汉字形体中探究出字的本义,人们对汉字观念发生革新。对隶变以前的汉字结构的认识,传统文字学一般采用“六书”说。“六书”是汉代的古文经学家们在钻研用先秦六国文字写的古文经的过程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它反映了汉代人对汉字结构的看法。要知道隶变前的汉字结构规律,要研究汉字发展史、汉字形体学,都得研究“六书”理论。懂得“六书”理论,对于我们了解汉字结构、流变,特别对于弄清汉字在隶变前的构造情况是有一定帮助的。然而,隶变后,“六书”在隶楷文字中已失去了合理性,再用“六书”去分析其结构,只会增加困惑和误解。倘若硬要让一个没有文字学知识的人相信“牛”、“羊”、“人”为象形字,“刃”、“朱”为指示字,哪些是形声字,哪些是会意字,让他从这个字的甲骨文、金文形体追溯到小篆、隶书、楷书的整个演变过程,只会引导人们盲目地寻根究底,增加识读和运用的负担,其实也是违背汉字发展规律的。当一个字已经成为语言中一个词或词素的固定符号时,对于不从事文字学研究的普通人来说,只需知道它是怎么写的,即是怎样的笔画组合,会运用于日常交际需要就可以了,不必再追究其更深层次的意味。

    四、隶变以后的汉字   
 
    古文字经历漫长的“隶变”过程,最终确立了隶书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汉字的字体结构得到完善,开辟了新的点线、结构体系和用笔方式,丰富了汉字书写的表现力,是汉字线条结构的彻底革命。“隶变”使汉字彻底摆脱象形意味,脱离了古文字建立了今文字体系。隶书打破了小篆呈封闭式的用笔体势,在“雁尾”等代表性用线中出现了出锋的用线;小篆中没有勾挑等附着在线条边缘的装饰性成分,隶书将短线浓缩成点,出现了富于变化的附着在线条边缘的装饰性成分;隶书是扁平的形态,楷书将其方块化;隶书附着在线条边缘的装饰性成分带有浓厚的象形意味,楷书将其抽象化,标准化。实际上汉字还在不断地发展,新的字形、新的语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革,审美观念的变化还在不断产生,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汉字字体造型的变化演进就是这样不断地推进直至适应新的社会变革、适应人们新的审美观念的需要。在汉字造型演变链条中,隶变是最关键的一环,是汉文字由具象向抽象演变、由古雅的形态向现代转型的关键环节,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字体造型演变的一个分水岭,其厚重端庄、朴拙多姿的造型特征至今仍吸引着众多的书法家对此展开深入的研究。

    从隶书的出现到唐代楷书艺术发展的登峰造极,其主线就是对附着于线条边缘的装饰性成分的研究,隶书中出现的很多装饰性成分在其后的楷书中得到强化,一些在隶书中初露端倪的成分在楷书艺术中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原有朴拙的较为具象的装饰性成分在楷书艺术中大多被高度抽象化了。正由于笔法的巨变与这些装饰性成分的使用,使隶书处于书法艺术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水岭地位, 隶变不单促成了一种新体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它在打破篆书全封闭用笔体势方面、添加线条边缘附加装饰性成分方面、促进笔势关系进一步明晰方面以及整体造型中引入文学艺术创作一般规律性原则方面都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隶变之后,也使得书法艺术迎来了它大发展的春天,使书法艺术真正进入自觉的时代。

    形体简化是一切文字共同的演变趋势。隶变之后的汉字,继续朝着简化的方向发展。简化是汉字形体变化的总趋向,复合不等于繁化,个别的繁化现象,只是一般规律的例外,归根结底,文字还是趋于简化的。由古文字变为隶书,应该看作是汉字形体上最重要的一次简化。隶书变为楷书也是一次重要的简化。汉字变为楷书之后,字形仍在不断简化。另一方面,隶变之后,也存在一些字形繁化现象。字形繁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外形繁化,一类是文字结构的变化所造成的繁化。这类繁化字,后来有不少又恢复到原来的较简形式。偏旁跟独立的字一样,写法也是绝大多数不断由繁趋简。有些偏旁还经历了比一般的字形演变更为剧烈的简化。就汉字的单个符号来看,并不存在繁化的趋向。当然,少数例外还是有的。总之,隶变之后,汉字形体上的变化主要是简化。繁化的现象虽然存在,但是其影响跟简化不能相提并论。

    (作者简介:段雨辰,女,1990年生,河南洛阳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擅长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语言学方向内容,对书法艺术,文字等兴趣浓厚。)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文化中原》杂志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