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提线木偶面临传承困难:报名者越来越少

2014/10/13 9:43:43 点击数: 【字体:

提线木偶面临传承困难:报名者越来越少

  泉州市木偶剧团的木偶戏《赵氏孤儿》近日进京演出,大受欢迎。那长长的提线,让人觉得很神奇。在很多木偶剧团都只演儿童剧甚至是偶人剧的今日,排演大戏似乎有些出力不讨好,但该团团长王景贤却快言快语地说,木偶戏不是只演给孩子看的,木偶不等同于卡通,有的木偶剧团演人偶剧,那是短平快的快餐表演,不是木偶艺术。

  “木偶艺术最大的特点是操纵感,木偶没有表情,在演出中慢慢吸引观众,让人忘却它是人操纵的木偶,这才叫入戏。”王景贤介绍说,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含“压脚鼓”“钲锣”等古稀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是中国提线木偶艺术的不争代表。泉州提线木偶戏主要传承者——泉州市木偶剧团创建于1952年,建团以来,相继创作排演了大批剧节目,足迹几乎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海峡两岸,以及世界五大洲近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古艺新姿活傀儡》《钦差大臣》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后者曾两度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提名”,2012年荣获国际木偶联合大会暨国际木偶节最高奖——最佳剧目奖。

  2012年,该团又排演了《赵氏孤儿》。在3米多高的高台之上,演员们手执30余条细线,悬丝而下,精准地操控着舞台上小小的偶人演绎“仁义礼智信”的大命题。这一创举不仅拓展了木偶戏的题材和表现内容,更赋予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王景贤透露,该剧的排演也是为了丰富这批演员的艺术履历。这批人也到了带徒传艺的年龄,演过喜剧,也演过悲剧,这“一悲一喜”的历练大大提高了演员解读角色和剧本的能力以及舞台表现力,对于日后的教学大有益处。因为培养年轻人才对提线木偶传承发展至关重要。

  与其他非遗项目一样,提线木偶也面临着传承困难,那就是报名者越来越少。

  为了让年轻一代演员受到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王景贤采取“以师带徒”的传统授课方式,让艺校毕业的学员拜团里的年长者为师,培养和建立师徒间的情感与责任,以传承剧种内部的伦理道德,来保证传承的可持续性与质量。同时,考虑剧种的未来发展,2006年,福建艺校泉州分校创办“06级提线木偶表演大专班”,2011年泉州市木偶剧团又与上海戏剧学院联合招收本科生,为提线木偶的传承搭建后备人才培养的平台。因为提线木偶操作复杂,所以干这一行的师傅必须从小就开始练习。而且通常是两个人操纵一个木偶,要配合得好,像一个人一样。除了手法娴熟外,王景贤还要求演员们能说会唱:“我不允许配音,因为这样就失去了现场感。”此外,这些演员个个都是设计师,他们会根据各种剧目的需要,动手制作相应的提线木偶。“只有亲手做出来的木偶,才会真的听你的话。” 2012年10月,剧团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实现了我国在此项目零的突破。

  “目前我们在国外演出多,在国内也演,但最重要的是传承。”谈到未来发展,王景贤仍认为传承是最紧迫的事。他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机。肖寒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4-10-13)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