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二胡唐代传入中原 曾是少数民族使用的乐器

2014/9/24 16:46:06 点击数: 【字体:

  秋天是浪漫的季节,不能没有音乐的陪伴。

  民族音乐是中华文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十分重视“乐教”的作用,甚至认为,人之学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音乐作为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文明,她也是在与其他文明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回顾一下今天我们最常用的那些民族乐器的历史,就可以发现,它们大多数也都和其他文明的交往有关。

  笛子

  源起:八九千年前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骨笛

  流变: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笛子在形制上受到羌笛影响

  笛子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从新石器时代的骨笛开始,一直发展到今天的竹笛,已有八九千年的历史。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精致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与中国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民间乐曲《小白菜》,经专家考证距今已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并认定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分为贾湖早、中、晚三期的二十多支五孔、六孔乃至七孔、八孔骨笛,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据专家称,其精确度不超过五音分,这充分反映了我国远古时代的人类在音律测定和制作工艺方面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据资料记载,至迟到殷周时代就有了音节完整的竹制笛子,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笛已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并延续了很长时期。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传入横笛,亦称“横吹”。它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支竹笛,都属横吹类的笛乐器。

  隋唐时期,关于笛子已有大横吹、小横吹的记载。唐代的刘系作七星管,蒙膜助声,这是关于笛子贴膜的最早记载。宋元以后,戏曲盛行,竹笛成了重要的伴奏乐器,伴奏北方梆子戏的称为梆笛,伴奏南方昆曲的称为曲笛。

  到了明清时代,笛子在民间音乐中应用更加广泛,笛子已成为民间音乐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乐器,如在江南丝竹乐、西安鼓乐、十番锣鼓等乐种及在戏曲、说唱伴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不断发展着它的演奏技巧。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转。古人谓“荡涤之声”, 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

  二胡

  源起:唐代由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

  流变:20世纪20年代音乐家刘天华先生的大胆革新,让二胡登上大雅之堂

  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作为胡琴家族中的主要成员,二胡在全国各地区的使用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在民乐团中是主要的旋律乐器。

  胡琴类乐器的鼻祖是奚琴,它是隋唐时期居于今河北省北部一带少数民族奚部落所使用的一种乐器,奚琴也因此而得名。唐代奚琴传入中原,当时称为嵇琴。唐宋时期的奚琴有弹弦和轧弦并存的演奏方式,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为用马尾毛制成琴弓来拉奏的胡琴。“胡”是中原人对游牧民族的泛称,同时表明这种乐器源于草原,后来汉族又根据胡琴的两弦称之为二胡。

  北宋时,二胡已有了相当高的演奏技巧。宋朝大学者沈括《梦溪笔谈》中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宫宴上,一位名叫徐衍的“伶人”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因徐衍感情太投入,用力过猛,竟然就把一根弦拉断了。在这种场合,拉断弦是不吉利的。徐衍急中生智,面不改色,手中的弓不停,指不乱,竟然在剩下的一根单弦上继续拉着,直到把曲子演奏完。皇帝见他演奏技巧如此高超,反而重重奖励了他。

  二胡在清中期曾遭禁止。清嘉庆接位后,尊乾隆为太上皇,一时朝廷形成二皇共政之局面。于是有关这“二皇”的事物、名目皆遭忌讳。而二胡上的两根弦——老弦、子弦亦在犯禁之列。更有甚者,若是在演奏二胡的过程断了老弦或者子弦,那简直是要遭杀头的大祸。于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二胡被禁止。

  20世纪初,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先生对二胡的演奏开始了从一个把位到三个把位的演奏探索。而到20年代,著名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对二胡的演奏更是做了大胆创新,他所创作的二胡练习曲和10首二胡独奏曲,把二胡的音域扩大到四个、五个把位,创造了四把位、五把位的演奏手法,并吸收了西洋弦乐器的某些演奏手法,使二胡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大提高和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从此,二胡摆脱了原来仅处于伴奏、合奏的地位,而成了一件具有特殊韵味的独奏乐器。在刘天华先生等一批音乐家的努力下,二胡艺术在30年代开始登上高等学校的大雅之堂。在这以后,出现了华彦钧(阿炳)等一大批民族民间二胡演奏家,他们的演奏更是为民众所欢迎。

  琵琶

  源起:2000年前秦汉时期出现了琵琶的雏形

  流变:公元五、六世纪从西域传入一种曲项琵琶。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有重大革新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指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

  “琵琶”之名是古人巧妙地结合音、形、意的造字手法产生出来的,为汉语中特有,并非外来词。其最初是对所有类似的弹拨乐器的指称。琵琶又称“批把”,有关它的记载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东汉年间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道: “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意即向前弹出称作批,向后挑进称作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但当时的琵琶形状与现在的不同, 其形状为直颈,圆形音箱,音位和弦数不固定。弦数为四、五、六条不等。这种琵琶当时被称作“秦琵琶”或“秦汉子”。实际上它就是今天我国民乐器中阮的前身。其名字来源于晋代竹林七贤中的阮咸。阮咸以善弹这种琵琶而著称。后人就把这种乐器称作“阮咸”,简称为阮。而琵琶之名让给了后来的曲项琵琶。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国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西域即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胡琵琶”。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有四柱四弦。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琵琶发展到公元七、八世纪即中国隋唐时代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它,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情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公元8世纪(唐代后期)之后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

  到了公元15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思春》和《昭君怨》为代表的文曲。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这些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

  古琴

  源起: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具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

  流变:汉魏时期是古琴曲创作的鼎盛时期,古琴的形制也基本稳定

  古琴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乐器,原名为“琴”,“古琴”是现代人的称法。现代人之所以称之为“古琴”,是因为在古琴产生之后,有很多的其他乐器也以“琴”字冠名(如胡琴、扬琴、马头琴以及钢琴等),为了严肃它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正宗地位,现在人才把它称之为“古琴”。

  中华古代文明之初的各个氏族领袖都与琴的创始传说有关,如伏羲造琴、神农造琴、黄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等,但无考古支持,应为附会之说。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与琴相似的最古实物是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的筑和十弦琴。

  在古代,琴棋书画是文人骚客修身养性所必须掌握的技能,而琴棋书画中又以琴为尊。古琴除了用于消遣娱乐之外,更重要的是,古琴还是历代士大夫和文人骚客们身份的标志。因古琴的韵蕴、意境与儒家所倡导的思想大体一致,故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古琴一直伴随着儒家文化走到今天。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囊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入史册。

  古琴又名七弦琴,而最初的琴只有五根琴弦,故称五弦琴。汉魏时期,是古琴曲创作的鼎盛时期,古琴在此时期也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形制也基本稳定,后代所用的古琴皆以此为本。

  古琴结构复杂,琴曲的记录也相当麻烦。故从古琴产生到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琴曲全靠口传心授,琴曲传播速度极为缓慢。随着汉魏时期琴曲创作鼎盛时期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琴曲的记录和传播,琴曲的记录也慢慢得到发展,由此创造了最初的文字谱记谱方式。隋唐时期,一种较文字谱更为简化、方便的记谱方式——减字谱应运而生。

  古琴结构和记谱方式的复杂性决定古琴的指法和演奏方式也必定复杂化。古琴演奏指法十分复杂,这就要求习琴者拥有超凡的毅力和良好的手指协调能力,没有几年时间的练习无法掌握。古琴的结构、记谱和演奏方式的复杂性,严重影响了古琴这一古老乐器的普及。

  古筝

  源起: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秦国,又称秦筝

  流变:最早为五弦,到清代增为十六弦。从南北朝时起传入朝鲜、日本、蒙古、越南等国

  早在战国时代,古筝便在秦国一带流行,所以又有秦筝之称。到了东汉,刘熙在其《释名》中解释,筝是因其声响效果而得此名。

  秦代李斯的《谏逐客书》中,提到关于筝的演奏情景:“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这篇文章后来被司马迁收进《史记》而保存了下来。通过这段文字,使我们看到了早在两千多年前,古筝已是秦国的一件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并展示了当时的古筝,是在村夫们敲击瓦罐,拍打大腿,咿哩哇啦唱着俚歌的同时弹奏的实况,可以说,古筝在产生之初是一种乡间民俗乐器。

  直至东汉末,古筝才逐渐登上大雅之堂,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和推崇。

  从南北朝时起,古筝又开始走出了国门。它先后传入朝鲜、日本、蒙古、越南、缅甸等国。1840年后,随着广州福建同胞下南洋,又将古筝艺术传入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它与当地的生活和音乐融合后又成为了具有这个国家特色的民族乐器。

  战国时代最初的古筝是一种竹制的五弦乐器,逐渐发展为秦汉时代的十二弦,唐宋时代的十三弦,元明时代的十四弦和清代的十六弦等。到上世纪60年代,筝的弦数又由十六弦逐渐增加到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直至二十六弦;到上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转调古筝,筝弦也由丝弦改为钢丝弦、尼龙缠弦等,这样一来,古筝的音域和表现力就更加宽广和丰富了。

  现在各地常用筝为十三弦和十六弦两种。

  很多人弄不清古筝与古琴的区别。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于3000多年前,传说为“伏羲”、“神农”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于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至2个音。

  唢呐

  源起:最早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大约公元3世纪在中国出现

  流变: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原地区。明清时期广泛流传于民间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语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3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明清时期广泛流传于民间,多用于婚丧喜事的吹打乐队中,也用作民间歌舞和戏曲的伴奏乐器。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今天唢呐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徐凯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北京日报(2014-09-24)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