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古代小学没有寒暑假 老师可以处罚学生的家人

2014/9/2 17:34:17 点击数: 【字体:

古代小学没有寒暑假 老师可以处罚学生的家人

  古人绘制的《村童闹学图》,调皮的孩子们趁着老师休息时捣乱 资料图片

古代小学没有寒暑假 老师可以处罚学生的家人

  清代私塾照片 资料图片

古代小学没有寒暑假 老师可以处罚学生的家人

  古代私塾老师使用的戒尺

  今天是南京各所学校开学的日子,校园里又将响起琅琅书声。秋季学期,学校还会迎来一大批新生,他们最好奇的,莫过于新学校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传统和规矩。

  近日,夫子庙大成殿的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今年他们依然会为小学新生举行“开笔破蒙”的入学典礼。“开笔破蒙”是古代给入学儿童举行的一种礼仪,那么,除了这个礼仪,古人上学还有哪些规矩和讲究呢?

  现代快报记者 戎丹妍文/摄(除资料图片外)

  春秋时期开始“文化下乡”

  南京人自古爱学习,明朝初年就有2919所小学

  在夫子庙大成殿,有一个专门介绍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展览,工作人员张亮亮告诉记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学校的国家之一,“校”和“庠”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教育机构。

  我们现在称呼的“小学”,在古代被归于启蒙教育,也叫“蒙学”,承担蒙学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是私塾。

  私学从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当时社会动荡,官学衰微,一些文化官员就携带着文化典籍和礼乐器走向下层,这便是私学的开端。但到了宋元时期,官方也开始注重启蒙教育,在各乡镇设立了“社学”这一机构。

  元代时期,政府规定以50家为一社,每社设立学校一所,农闲时就让子弟入学读书。到了明清时期,政府沿袭了这一制度,在各地建立社学,数目相当多。据统计,在明洪武年间,仅南京设置的小学数量就达2919所之多,其中南京上元、江宁两县,在每个坊厢都设有社学,而南京周边,溧水县有11所社学,句容县在洪武到永乐年间也有16所社学。

  除了社学,还有义学、村塾、族塾、坐馆等启蒙教育场所。其中义学有官办也有民办,一般是地方官员或乡绅出资兴办,入学的都是贫困子弟,不用学费;村塾、族塾就是一个村或一个大家族举办的;坐馆、教馆则是有钱人家聘老师给自家孩子或亲友孩子上学,《红楼梦》里贾宝玉、薛蟠等人所上的学校就属于坐馆性质。

  百姓有受教育的权利

  八岁孩子如果不上学,老爸和大哥要受处罚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不过有些地区对儿童入学会采取强制性措施,如规定:“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而到清朝时,一般入学年龄为七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

  张亮亮说,古代学生,除了刚入学时要举行“开笔破蒙”礼仪外,上学后还要经常举行各种其他礼仪。学生入学时,如果是进官方小学,会举办入学典礼。在大成殿内,就有一幅清代学生入学典礼图。

  正式上学后,每隔一段时间,还要举行祭拜圣人的礼仪。从唐代开始,祭拜孔子和儒家圣人的习俗就被制度化了,为强化儒教地位,统治者提出停祭周公,改祭孔子,并将颜回、左丘明等22位儒家思想家列为先师,列入庙堂一同祭拜。

  学生入学后要遵守各种学校规定。比如学校会设立“功过簿”,记录学生的表现,其中明代教育家魏校在他的教育意见中就令学校设置“扬善簿”和“改过簿”:“生徒有好酒博弈、逸游骄纵者,切察其事,痛责深晓,录之改过簿内。如不改,许送提调官惩治,毋得苟容……”

  学生表现好的话也会得到奖赏。明代沈鲤主张:学生勤学、守规矩、有进益者,给免帖一纸,遇该责时,可以用免帖抵充一次。并且,如果学生勤学守规矩,还记录在簿,就可积1分,积满10分,则告诉东家,给纸笔犒赏一次。

  古代小学生也要面临各种考试,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比如在明代,沈鲤就制定了这样一份课程表,除了正常的授书、习字外,还有“每月朔望考试”,“每岁腊月望日总考”,就是说月初和月中都要考试,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望日)那天还要“年终考”。

  古时候,学生不听话,先生可以用戒尺打学生手心。在明代,一位叫黄佐的教育家就提出:“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老师不仅可以“扑挞”学生,甚至可以处罚学生的家人。

  基本教材为“三百千千”

  重文轻理,数学、音乐都被认为是副课

  古代的学生,考试都考哪些内容呢?在大成殿内,记者看到了几张古代的数学考题,里面有考代数的,还有考几何的。比如其中有一题内容为:“圆外切六等边形法,以半径自乘三归四因开方,得外切六等边形之每一边,以图解之。”

  张亮亮说,在古代,“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也是必学的内容,只不过因为古代重文轻理,把仕途作为读书人唯一出路,因此,数学、音乐等课程就显得不重要了,除非是专门的技术人才才会钻研,比如像御医、宫廷乐师等才会专门去学,并且这些人才也都有专门的学习通道,他们从上学开始就只学习这方面知识。

  不过在启蒙教育中,最多的教学内容还是识字、作文,当时的识字教材普遍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简称“三百千千”,这些都是识字的基本教材。

  等识字教育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教写字。为什么写字要晚一些呢?因为古代写字是用毛笔,“小儿手小骨弱,难教以拨镫法”。就是说小孩的骨头太脆弱了,练毛笔字还没什么劲,所以最初练字也都是练简单笔画的,通常用“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等字。

  在识字、作文之余,学生还要适当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兼习当朝律令以及冠、婚、丧、祭等礼仪。

  除此之外,古代小学课堂也会教学生音乐、射击等课程。比如明代魏校在担任广东提学副使期间,设置了一份课程表,里面就包括“教琴、习射、习乐歌咏”等内容。

  放假模式五花八门

  有的每个月放3天,有的到年末一次性休假

  古代小学教育,也注重劳逸结合,因此也会有假期,但那时没有寒暑假之说,假期也没有今天多。

  如明代的小学,每个月只有谒圣这天放假。而到了清代,每个学校根据自身要求会有不同的上学时间和放假规定,比如清代人唐鉴所办的义学规定,每天5-7点到校,17-19点回家,每年自正月十五开学,一直上到腊月十日才散馆,休假时间就只有每年的年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有的学校则规定每天7-9点入学,15-17点回家,另外每个月仿照古人休沐之意,放假3天,此外不得擅自离校;还有学校规定,每日日出上学,日落放学,9-11点吃午饭,每年端阳初四、初五,中秋十四、十五,清明,七月半,十月朔各放假一天,平时概不放假。

  就是说古代小学有的是平时休假,有的则是集中到年末一次性休完,中间除非有紧急情况才能请假,否则都视为旷课。

  不过中国古代的小学课堂也不是那么严。清末,一位传教士就这样批评中国教育:“中国人对正规的学校规章制度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教员可以经常缺席去做他自己的私事……同样,学生在收割农忙季节常常被迫留在家里。准时上课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又没有时钟,上课、下课也没有固定的时间。”

  一直到清末引进西方的教学制度,这一现象才有所缓解。比如清末重臣张百熙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对小学、中学、大学的学制都进行详细了修订。

  延伸阅读

  最早的学校源于养老机构

  我国在夏商时期就出现了教育机构,“校”和“庠”就是夏商时期出现的教育结构,其中“校”是从驯养军马场所逐渐演化为教育机构的,而“庠”最初是官方设立的养老地点,同时也让老人对年轻人进行道德教育,后来渐渐演化为教育机构。

  古代把仕途作为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因此古代教育也一直是为朝廷选拔官员服务的,读书人要想报效朝廷,必须到官方办理的学校读书才行。因此私人兴办的学校大多是为启蒙教育服务,学生在读完启蒙教育课程后,就要经过选拔或考试进入官方学校读书。比如汉代的中央官学太学、宫邸学、鸿都门学,学生从这里毕业后就可以得到一官半职。但这些官学都是给贵族子弟上的,地方上的读书人则在地方官学郡国学校读书,优秀的人也可获得被举荐的机会。

  从隋唐开始,出现了科举制度,此时从中央到地方,也有各种学校,中央级别的有国子监、太学等,地方则有儒学、专科学校、社学等,学生要想考科举,必须到指定的地方学习一段时间,合格了才能参加科考。一般到国子监这样的中央学府上学,能考中进士的机会是最大的。

  此外,在古代还有一种专门研究学问的教育机构,就是书院。书院最初是民间办的,后来官方为了统治读书人的思想,开始监督和管理书院。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现代快报(2014-09-01)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