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开封

源自开封的客家人研究

2014/7/8 15:23:41 点击数: 【字体:

    一、客家人的含义

    客家人,是指北方人迁居南方(闽、浙、湘、赣、两广)后,没有和当地土著人融合、通婚,而保存汉族血统、文化和习俗的人。客家人并不是阶级概念,而是土著、客居(家)的对称。客家人是汉族中的一个分支,一个民系。客家人与北方汉人的不同点是:北方汉人经过魏晋南北朝、宋辽金元与五胡、契丹、女真、蒙古等族在血缘与文化方面都有过大融合,而客家人在南方则保持了独立的存在,所以客家人曾很自豪地认为自己保存了“纯汉人”的语音、习俗和文化。

    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源头出自古代中原的河洛文化。他们在梳理自己文化疆界的时候,都特别强调与中原汉文化的羁绊。出身客家的黄遵宪曾有诗云:“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过江入八闽,展转来海滨。俭啬崇唐魏,盖犹三代民”。陆游《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有着血缘和地缘上的根系联系。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你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河洛人,顾名思义就是指居住在河洛区域内,或指居住在河洛文化圈范围内的人。

    河洛人与客家人是什么关系呢?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北方汉人移居者。但河洛人并不全是客家人,只有没有与南方土著居民融合、通婚,而保持汉族血统及汉族文化传统的河洛人,才是客家人。现在的北方汉人迁居到南方,更不是客家人。从另一个角度讲,客家人也不全是河洛人。凡是在历史上由山东、山西、河北、陕西及北方其他地区迁居南方,而没与土著居民融合、通婚,而保持汉族血统及文化传统的人,都是客家人。客家人是历史上形成的群体,由于河洛区域在历史上所处的特殊地位,在每一次北方人南迁的潮流中,河洛人都占绝大多数,所以河洛人就成为客家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所说的“客家人根在河洛”,其原因也在此。但这只是概说,不能说所有客家人都根在河洛。根在河洛并不是指所有客家都出自河洛,其范围应包括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汉水流域以东、淮河以西的中原旧地,其核心在河洛。

    徐旭曾在《丰湖杂记》中对客家民系的形成有个简要记述,现摘录于下:“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自徽、钦北狩,高宗南渡,故家世冑,先后由中州山左越淮渡江而从之,寄居各地。迨元军大举南下,宋帝辗转播迁,南来岭表,不但故家世冑,即百姓亦多举家相随,有由浙而闽沿海至粤者,有由湘赣逾岭至粤者……天不祚宋,厓门蹈海,国运遂终,其随帝南来历万死而一生之遗民,固犹到处皆是也……犹存生聚教训复仇雪耻之心,一因风俗语言之不同……雅不欲与土人混处,欲择距内省稍近之地而居之,一因同属患难余生,不应东离西散,应同居一地,声气既无间隔,休戚始可相关,其忠义之心,可谓不因地而殊,不因时而异矣。当时元兵残暴,所过成墟,粤之土人亦争向海滨各县逃避,其闽、赣、湘、粤边境,毗连千数百里之地,常数十里无人烟者,于是相率迁居该地焉……成居既定……披荆斩棘,筑室垦田,种之植之,耕之获之,兴利除害,休养生息,曾几何时,遂成一种风气矣。粤之土人称该地之人为客,该地之人亦自称为客人”。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民系,而不仅仅是南迁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根据这些年的人类学以及移民史研究,大体可认为前一种说法更符合历史真相。从魏晋南北朝、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多次入侵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到世界各地。

    以上记载说明了客家人的来源及其形成的时间、居住区域和客家人得名的由来。据此可知客家人形成于宋元之际,而在此之前南下的北方人,则只能是客家人的先民。客家,这支中华汉民族的特殊民系。她的先民,原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江淮流域的汉人。由于天灾和战乱的驱迫,他们历经长途跋涉,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聚居,靠着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站稳脚根,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他们靠着勤劳致富改变生活质量,经过数千年的演化,最终形成稳定的客家民系。以后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播衍。现在已有数千万客家人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已达1亿2千多万。

    二、中原人历次南迁简述

    客家人的迁移包括客家先民的南迁和客家人的国内迁移与国际迁移。就迁徙行为而言,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与迁移过程的历史相对应,迁移原因在各时期也各不相同。

    北方汉人南迁历史记载很多,但客家先民由中原大批南迁始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始于秦,也有人认为始于汉或三国、或东晋、或唐、或五代,或南宋等,因而形成客家大迁移有“二次说”、“三次说”、“五次说”“六次说”、“九次说”等,也有人不分批次只说迁移,莫衷一是。一般认为客家大规模爆发式的迁移有5次,其迁移模式和路线总的来看是从北到南、自东到西,从平原到丘陵、山区,沿着河流到核心地区,由国内走向国外,散居世界各地。

    1、秦、汉至魏晋时期(公元前250年-公元479年)中原人向南方迁徙

    秦统一中国后,曾派数万大军深入岭南,此后这批秦军在岭南戍守。为进一步打通南北交通,秦始皇又派50万大军到岭南开辟灵渠,后留下部分士兵和北方移民,有的继续南下到邕州(今南宁市)定居,成为秦朝的北方移民。汉代曾出兵交趾,东汉大将军马援平息战乱后,也留下部分官兵戍边屯垦。这些北方士兵和移民,多数来自中原。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不已,中原士族大批随晋室南迁。新编《固始县志》记载有西晋末八姓入闽,文中引用《闽中记》:“永嘉之乱,中原士族林、黄、陈、郑四族先入闽。今闽皆称固始人”。还引用《闽书》载:“永嘉二年(公元308)中原板荡,衣冠姓氏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两晋交替之际,北方人移居江南,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的移民潮。不仅是入闽八族,还有近百万人渡江南下。如范、蔡、于、王、袁、谢、周、荀、江、殷等多个姓氏南迁。

    2、唐初陈政、陈元光率部入闽

    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泉州、潮州间发生山民骚乱。高宗诏令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事,率府兵3600名,将校自许天正以下123员,前往闽粤之界的绥安县地予以镇抚。初战获胜,后因将士不服水土,病死多人,加之寡不敌众,作战失利,退守九龙山(今漳州南),奏请朝廷派兵增援。朝廷命陈政兄陈敏、陈敷率固始“五十八姓”军校增援。军队行至浙闽交界,陈敏、陈敷染病卒。其母魏氏率众与陈政会合。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陈政卒。其子元光代父领兵,续镇抚闽南,他屯垦建宅,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和文化教育。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奏请获准,开建漳州。3600名官兵和“五十八姓”军校在漳州地落籍。

    据考证,唐初随陈政父子入闽将士和眷属近万名,其中有陈、许、卢、戴、李、欧、马、张、沈、黄、林、郑、魏、朱、刘、徐、廖、汤、涂、吴、周、柳、陆、苏、欧阳、司马、杨、詹、曾、萧、胡、赵、蔡、叶、颜、柯、潘、钱、余、姚、韩、王、方、孙、何、庄、唐、邹、邱、冯、江、石、郭、曹、高、钟、汪、洪、章、宋、丁、罗、施、翟、卜、尤、尹、韦、甘、宁、弘、名、阴、麦、邵、金、种、耿、谢、上官、司空、令狐、薛、蒋等84姓。

    3、唐末王潮、王审知率部入闽

    唐僖宗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寿州人王绪率农民军攻陷光州,固始东乡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奉母董氏率乡民5000人从义军入闽。唐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王潮为福建节度使。光化元年(公元898年),王审知为威武军节度使。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随王审知入闽的固始籍民众有王、陈、李、张、关、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苏、何、高、詹、林、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骆、蒋、黄、包、袁、赖等34姓。

    4、宋代北方百姓向江南大举播迁

    迁徙始于靖康、建炎年间。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入汴京,俘虏徽、钦二帝及皇帝、将臣及百姓数万人北去。宋康王赵构率领残余的宗室、朝臣逃至江南,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在此期间,战火燃遍大江南北,中原百姓为避战火大规模南迁。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宋建炎以来至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的15年间,大约有500多万北方移民定居江南,主要寓居于今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两宋时期,还有一些中原百姓经由福建、江西迁入广东,较为集中的移民活动发生过两次:一次是在北宋灭亡时,中原族民的一部分随赵构奔走东南,至太湖流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随隆佑太后到达赣南地区,部分人在动乱中继续南下,到达珠江流域一带。又一次是元军南下,南宋灭亡,宋旧臣文天祥等拥皇子赵昰(9岁)为帝,从温州沿海撤至福州。元军自浙江入福建,宋残军节节败退,幸存下来的十余万人大部分隐匿于广东各地。与此同时,还有文天祥组织的江西百姓抗元义军亦兵败,其大部分人皆由赣南逃入广东。

    南宋末年,为避战火逃入广东的中原人,在南雄珠玑巷一带有97户33姓相约一同南迁,临行前发誓:如果遇到能安居之地,各家分居,各姓子孙应世代友好相处,“富者建祠奉祀,贫者同堂共餐,万代永不相忘”。这33姓是:罗、湛、郑、张、尹、文、苏、谢、陈、麦、卢、汤、温、胡、赵、伍、曹、区、李、梁、吴、冯、谭、蔡、阮、郭、廖、黄、周、黎、何、陆、高。据统计,宋代自南雄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的北方移民后裔现已遍布广东29个市、县,分布于668个乡(镇)、村,总计有143姓。

    宋朝还有狄青、杨文广率禁军南征,大批士兵留广西戍边屯垦,《宋史》载皇祜中广源侬智高陷邕州,狄青上表请行,愿得蕃落骑(少数民族骑兵)数百和禁兵(中央的北方兵)出征平乱。狄青败浓智高于邕州后,部分官兵戍边屯垦。又《宋史》载杨文广从狄青南征,皇祜五年(公元1053年),留禁兵四千戍邕州,还于广西屯兵一万人。由此可见,几次战役,都留有中原官兵在邕州(今南宁)及其边境,其中许多人后来都定居和当地人通婚,传下后代;在北宋后期,还允许禁军官兵带家属随军行动,称“老营”,他们定居南疆,这亦是中原移民广西的一部分。以上中原移民多自称白马县(今河南滑县)人。

    5、明清时期,中原移民的后裔大批赴台或到海外各国

    其中首推随郑成功收复台湾者。清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4月23日,郑成功决心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亲率将士25000人,乘舰数百艘,自料罗湾浩浩荡荡出发,24日至澎湖。经过艰苦战斗,大军舰队鱼贯至台湾外沙线。后包围了赤嵌及台湾城。提督马信率兵驻扎于城外,拢土为垒,严密封锁。相持8个月,通往城内的水源全被切断,荷兰兵弹尽粮绝,走投无路,扯起白旗投降。1662年2月1日,举行隆重的受降仪式,侵略者投降。这次收复台湾的将士25000人,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从北方迁徙到南方各省,特别是迁到福建的河南人的后裔。仅郑成功的主要将士中就有郑、冯、马、杨、刘、陈、董、臧、曾、施等姓,其祖根都在河南。郑成功的祖先就是“从王潮自光州固始入闽”的郑氏后裔。

    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后,由大陆渡海入台垦殖的百姓不绝于道,形成由大陆向台湾的移民高潮。其中亦有不少中原移民的后裔,他们为台湾宝岛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明清时期由大陆入台湾的确切人数,已无法进行统计。据有关资料说,大陆向台湾移民,历来以闽人居多,闽人之中又以泉、漳二府各县为最。据1926年的调查,全台湾汉族居民共375万多人,祖籍福建者达310多万,占83%。其中泉州府各县占44.8%,漳州府各县占35.1%。另据台湾、广东的一些家谱记载,明清时期移民台湾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广东省,其人数仅次于福建。而福建、广东两省,历代移民多来自中原,自宋代以来,这一带已成为中原移民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因此,明清时期由福建、广东向台湾的移民中,有相当数量是中原移民的后裔。

    三、中原元素

    迁徙到南方的人口中,一部分形成了“客家人”。当今客家人已有一亿二千万人,分布在南方各省(区)和台湾、香港等地,亦有大批客家人出海到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客家人都自称祖根在中原。据初步调查了解,客家人有一百多个姓氏,其中大部分姓氏是源于河南,根在中原。有李、王、张、刘、陈、杨、黄、周、孙、胡、林、何、郭、罗、梁、宋、韩、唐、冯、程、袁、邓、许、傅、沈、曾、吕、苏、卢、蒋、蔡、丁、魏、叶、潘、戴、钟、范、方、姚、廖、熊、陆、孔、邱、丘、江、汤、贺、赖、共、龚、文、兰、温、韦、庄、涂、卜、詹、甘、阮、华、巫、雷、毛、侯、官等68个客家姓氏。

    客家人在梳理自己的文化脉络时,强调自己源自中原士族,强调与中原文化的承继关系,客家人重文,始终保持着文化上的自矜,文化的传承激励着客家人读书入仕的追求,这一观念与客家人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他们认为唯有以读书为仕途,求一技之长,作为谋生手段,由于对读书教育的重视,使客家人英才辈出。

    客家人重文但不文弱,他们能经历任何坎坷,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下都能生存,因此铸成了他们的体格与品格都格外强健,他们将漂泊融进自己的血脉,其开拓意识,革命精神也都格外强烈。客家人一方面继承了中原人的豪爽、重义气;另一方面他们到了东南沿海,吸收了外来文化,他们向往自由、重视自由,这些都是他们具有的革命精神。在孙中山发动的辛亥革命斗争中,众多客家人积极参与和支持,孙中山本人也自认为是客家人。近现代的众多革命人物,如朱德、郭沫若、廖仲恺、胡汉民、叶挺、邓寅达、叶剑英都是客家人。

    中华人文始祖是中华万姓之源;源于河南地区的大姓有200多个,河南是中华姓氏的主要发源地;从中原向海内外各地区和各国大迁徙的五次中,客家人的一百多个姓氏中大部分根都在河南。

    四、郡望与堂号

    郡望起源于汉,盛行于隋以前,特别是曹丕采取陈郡的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将当地人士分别评定为上下九个等级(即九品),执政当局按等级选用,就是所谓的“九品官人法”。司马懿当政时,于各州设大中正,任用世族豪门担任。选取的原则以家世为重,从此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当时一个郡内有几家望族。有的郡内只有一家望族,而有的家族在几个郡内都是望族。

    姓氏的堂号实际是祠堂的名号,是一个姓氏或家族的标志和代表,标志着本家族的血缘、历史和荣誉。堂号出现得最多的地方是祠堂,通常也伴有堂联。此外也有出现在家谱、神主、墓碑上的。

    堂号的命名大致分为二类,一是有明显的姓氏特征,最普遍的是使用郡望名决定堂号名,如郑氏的堂号 “荥阳堂”、王氏用“三槐堂”、谢氏、吴氏用的“陈留堂”、蔡氏用的“济阳堂、陈留堂”等等。二是没有明显的姓氏特征,则取材于吉利、福祥等吉利字语为堂号,这种堂号很普遍,如“越秀堂”、“永思堂”、“孝义堂”等。有的还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支派中同时使用,如孝义堂、带草堂。既然有堂号也要有堂联,堂联的主要内容在于颂扬祖德自矜世系、教育后人。它绝对代表不了个人的出生地。随着人口不断的分支、迁徙、繁衍,目前堂号已发展到百种以上,还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堂号。

    汉族南方各支系都追根于中原,而以客家人的中原情结最为深厚牢固。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你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历代的姓氏书中,其中有一类是以论地望为主。《百家姓》刻本,也往往在每个姓氏前面注明了“郡望”。

    郡望现象到现在尚不绝迹,归因于人们的寻根念祖的观念意识。现在人们还很重视自己姓氏的来历和郡望,特别是现代寓居异国他乡的华人,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据资料统计,在当今台湾2200万人口中,汉族占96.4%以上,几乎每一个姓氏都保留着传统的姓氏郡望,以示不忘对故土先人的眷恋之情。台湾同胞每遇红白之事,多在门前悬挂标有郡望的灯笼,以示世人。姓氏郡望成为他们追寻家世渊源,谒祖朝宗的重要依据。“姓氏郡望”这一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等方面,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当人们走进他们的居住地时,在客家人的大门门楣上通常都能看到写着“清河堂”、“宝树堂”之类的堂号。堂号本为祠堂的名号,是某姓的标志,取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取自祖先的发祥地、望出地;另一种是为纪念祖先的勋绩、德行。堂上贴有“堂联”,大部分强调祖先功业和祖居地名,一般都有“家声”、“世泽”之类的词语。例如郑姓有堂号“荥阳堂”,标明他们郡望出于河南荥阳,堂联是“家传诗教,声响蓬莱”。这些堂号、堂联本来是贴在家族祠堂的,但随着时代变迁,被转移到了大门上。现在客家的祠堂仍会悬挂堂号,但楹联变成了十几字的长联,内容多为教育、勉励子孙的话语。

    五、关于郡、州、府的出现与历史沿革

    作为省级以下,县级以上的中级地方政府组织设置郡、州、府,都是同一级别的地方政府。

    郡,群也,人群所聚之地称郡,郡出自于春秋时期,形成于战国之际。秦统一全国后,废除了分封制,设置郡县,当时在全国设置三十六个郡。每个郡大小不一,所统辖的县数量不等。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十一月废郡,改以州统县。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改州为郡,唐代郡变州,州变郡,反复多次,自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十二月改郡为州后,再无反复。府是唐代开始成为一级政府的,唐宋之际,府的组织机构较为复杂,所统辖的县级数量也不等。宋代除开封府、应天府、临安府较大外,称为京府,其它的府都小于以上三府,称为普通府。

    下面谈一下开封区域派生出的郡名,陈留郡、济阳郡、荥阳郡,它们对中原地区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陈留,古代地名,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陈留城、陈留郡、陈留国、陈留县等称谓。据载,早在上古时期,陈留就为中原地区较早出现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今天,她仅是豫东平原一镇而已,几乎没有太多的荣耀。然而,在很多客家人的族谱中,却留下了她太多的故事,成为一个饱含姓氏历史文化内涵的专用术语。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条指出:“汉代有两条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带状地区,一条为东西向,一条为南北向。东西向为京兆—河南—陈留—济阳—山阳—东海地区,南北向为清河—魏郡—河内、河东、河南—颍川—汝南地区”。

    据《竹书纪年》记载,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在陈留境内老丘建都长达217年。老丘(陈留)作为夏王朝鼎盛时期的都城而彪炳史册,也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

    春秋时留邑为郑国地,后被陈国所得,故曰陈留。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置陈留郡,属兖州。当时辖陈留(治所,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陈留城),统领小黄,成安,宁陵,雍丘,酸枣,东昏,襄邑,外黄,封丘,长罗,尉氏,傿,长垣,平丘,济阳,浚邑(故大梁,魏惠王自安邑徙此)等17县,境相当于今河南省民权县、宁陵县以西,开封市、尉氏县以东,延津县、长垣县以南,杞县、睢县以北之地。后世辖地减少。汉元帝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以陈留郡为济阳国,封皇子康为济阳王。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有296284户,1509050人。东汉前朝,省成安、长罗二县。章帝时,以梁郡甾县来属,更名为考城县。建初四年(公元79年),以傿县、宁陵县属梁国,以长垣县属济阴国。后又以长垣县还属陈留。汉和帝永元十一年(公元99年),置己吾县。其后,以陈国之圉、扶沟二县属陈留。

    东汉末年,改陈留郡为陈留国,汉献帝即位前就曾经是陈留王。魏晋时期均为陈留国。泰始元年(公元265)十二月,魏帝曹奂禅位于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割小黄、浚邑、封丘、酸枣、济阳、长垣、雍丘、尉氏、襄邑、外黄十县,邑三万户建陈留国,治小黄,在今陈留东北。南朝宋徙治仓垣城,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北仓家寨一带,领浚邑、小黄、白马、雍丘四县。北魏复于浚邑置陈留郡,亦在开封县西北,领浚邑、封丘、小黄。为梁州治。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9)废。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改汴州为陈留郡,治浚邑(开封市区),开封(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开封市区与浚邑县同廓),领浚邑、开封、尉氏、陈留、雍丘、封丘六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复为汴州。

    陈留历史上名人辈出,据《敦煌残卷》、《太平寰宇记》记载,阮、谢、卫、何、虞、吴以及孙姓,为陈留氏族大姓。

    济阳郡是东晋惠帝时从陈留郡分割出去的一部分,治所设济阳(今河南省兰考县堌阳区域),辖今河南省商丘的民权县及山东省的东明、曹县部分区域。有史料记载的蔡、柯、江、戴、丁、谭姓为济阳郡氏族的名门望族。

    荥阳郡,于公元242年由河南郡划分出荥阳郡,下辖巩县以东区域,治所在古荥镇,领荥阳、新密、登封、许昌、鄢陵、开封、中牟、郑县八县,不久废。公元266年再次由河南郡分割复置,其后荥阳郡时断时续。公元493年治所迁址大索城。北齐改为成皋郡。荥阳郡最著名的姓氏有:开封郑氏、中牟潘氏、阳武毛氏、还有阳氏和昌氏。

    六、简述部分开封籍南迁客家人族系源流

    阮姓:

    阮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出古帝王皋陶之后,以国为氏。阮国是皋陶的一个裔孙于商朝时建立的诸侯国,其国址在今甘肃泾州一带。商末,阮国灭,子孙以国为姓。后来,阮氏东迁,汉末三国时期在陈留郡尉氏县形成望族。两晋以后五胡乱华阮氏开始南迁,宋元繁播闽粤台港及越南。如今,阮姓早已遍布中华大地,而且走出国门,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世界之阮姓绝大部分源出陈留阮氏。阮姓名人有阮瑀、阮籍、阮咸、阮孝绪、阮元、阮啸仙、阮玲玉等。阮姓在中国未入百家姓前一百名,但在越南为第一大姓。

    卫姓:

    卫姓源自姬姓望出陈留,以国为姓。河南陈留卫姓在汉晋时主要是卫兹、卫臻父子。卫兹,陈留襄邑(今河南雎县)人,字子许,东汉末曾与曹操同盟起兵,讨伐董卓,在荥阳之役中战死。其子卫臻,字公振,开始为郡吏,后任曹操丞相参军。魏文帝以后,先后任官侍中、吏部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等。为官敢于进言,多次劝说明帝不要大修宫室。正始年间去世,谥曰敬侯。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商·周文王第九子受封后建立卫国,其后人以国为姓。下联典指其郡望陈留,汉置,在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

    边姓:

    边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约四十一万八千余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6%。边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一百位。边姓出自子姓。上古商代的时候,有个诸侯国叫边国,边国国君有伯爵的封号,所以又称为边伯。后来边国灭亡以后。边伯的后代中有的就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边氏,世代相传。还有一支边姓起源于春秋时期。那时有个宋国,宋国国君宋平公的儿子叫御戎,字子边。子边的后代有的以他的字作为姓氏,也称为边氏,形成了另一支边姓的起源。在古代,边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陈留。

    边韶,后汉浚邑人,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桓帝时,边孝先官至尚书令,著有《诗颂碑铭书策》15卷。边韶有一次白天睡着了,学生私自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答:“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思经事,寐与周公同梦,静与孔子同志,师而可嘲,出何典籍?”后来边孝先官做到尚书令。

    边让,字文礼(?—公元1208年),陈留浚邑人。生年不详,卒于汉献帝建安中。少辩博能文。灵帝中平中,(公元186年左右)大将军何进闻名欲辟之,恐不至,诡以军事徵召。著有《章华赋》,今尚存。(见《后汉书文苑传》)余文皆散失。

    柯姓:

    济阳柯姓,济阳郡: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置济阳郡。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柯姓始祖仲雍(即虞仲)是周武王的叔祖,与周姓吴姓蔡姓等为同一族系,周成王会诸侯于柯山。柯相仕周为大夫,周与其会,指山为姓,为柯姓得姓始祖; 柯相之下第四世柯卢正式立柯为姓,是柯姓立姓始祖,柯卢为吴王的第九世子。因世居济阳郡崇德乡节孝里(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与蔡姓同称“济阳衍派”。今台北有世界柯蔡宗亲总会。

    在东南亚各国,在世界各地柯蔡宗亲情系故国寻根谒祖,连绵不断。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菲律宾国父黎刹、有新加坡李光耀资政夫人柯玉珠(《柯氏家谱系》载:始祖庆文化本住泉州塘市)、菲律宾的副财政部长柯遵秋(祖籍南安后曾庄,先祖晋江塘市南塘),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先祖晋江坂头西堡蔡氏等等。在台湾柯蔡宗亲也纷纷回故里问祖,如泉州著名的闽南建筑群、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创建人蔡资深的裔孙,台湾著名的富邦集团总裁蔡万财等也都常来大陆寻根拜祖。

    谢姓:

    谢姓首要郡望是陈留这一观点是没人不认可的,这在历史上也是有依据,有记载可查的。不管谢氏起源是炎帝还是黄帝,但是都认为谢邑是谢氏发源地也是没争议的。大家可想:既然谢氏起源南阳谢邑,为什么南阳不是谢姓郡望呢?只好求助于谢氏宗谱。谢氏宗谱中明确记载着申伯七世昌后公迁居陈留,以邑为氏的事实,自隋唐以来以陈留为谢氏郡望,就是因为申伯后裔以谢为氏是从迁居陈留开始的,这也证明了谢氏起源南阳宛城的申国,以邑为姓。而隋唐时期勘定天下姓氏,并没有南阳郡望,而是异口同声的认定了陈留。陈留郡的谢氏是东周早期的申伯后裔被楚国遣散逃亡到该地的,所以陈留郡望说明了南阳谢邑是申伯封地,也说明了当今谢氏是上溯到东山谢氏—阳夏谢氏—陈留谢氏—南阳申伯这个血脉传承的。阳夏是谢氏发达之根,陈留谢氏是得姓郡望,南阳谢邑就是谢氏的祖籍,申伯就是谢氏的血缘始祖。

    百家姓谢氏郡望是陈留,而魏晋南北朝谢缵及其后裔的祖籍是陈郡,目前有人认为陈留为陈郡之误书,其实不然,陈留是姜姓谢氏的总郡望,从而分化出了后来的陈郡阳夏谢氏,再而分化出了会稽东山谢氏,这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不能因为陈留和陈郡的相似,而否定陈留郡望,做了数典忘祖之人,贻笑大方。

    虞姓:

    虞姓在春秋时已分布于今晋南与豫东一带,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658),姬姓虞国被晋所灭亡,子孙有离开祖居地而徙奔他乡者。战国时齐有虞姬,表明已有虞姓播迁于山东。秦汉之际,虞姓之主源繁衍于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除此以外,在今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河南鹿邑、山东巨野、山东淄博一带也有了虞姓人家。据《后汉书·冯鲂传》所载,东汉时,今河南唐河一带虞姓已成为当地大姓。虞姓南迁甚早,据《尚友录》所载,两汉之交,有节臣虞俊,其为会稽无锡(今属江苏)人,可见虞姓落籍会稽郡之早。东汉之际,虞姓以陈留郡最为著名;三国以后,虞姓以会稽郡最为著名;东晋时,以济阳郡最为著名。济阳郡的著名缘于虞豫女虞孟母适司马睿之故,而其它郡望则由于其名家辈出,官宦众多而驰名。两晋间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加之司马睿迁都今江苏南京,使得虞姓南迁者甚多,虞姓除南迁于今安徽、江苏、浙江外,还有南迁于今湖南长沙者。当然虞姓在此际因避难等原因已有迁居于今山西者。南北朝至隋唐间,虞姓在会稽郡的发展势头很猛,其不但名人辈出,而且族大人众,子广孙多。唐末五代时,虞姓以会稽为中心,逐渐散居于今江西、湖北,并有入居四川者。宋元间,宋丞相虞允文之玄孙汲由四川仁寿侨居今江西崇仁。明初时,山西虞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陕西、东北等地。明中叶以后,沿海虞姓有入居台湾者。如今,虞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为多。目前虞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六十八位。

    孙姓:

    孙姓出自妫姓,据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和孙科《八十述略》诸书的考证和记载,该孙氏族人的先祖是晚唐僖宗时期的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孙拙,族人长年居住于河南陈留郡,即今河南开封东南的陈留镇。孙拙的儿子孙利,贤达能干,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黄巢举事时,孙利为承宣史,带兵去平息义军,征战于闽越江右之间,英勇善战立了军功,被封为东平侯,驻军于虔周虔化县,即今天的江西宁都县。由于治理地方成绩显著老百姓安居乐业,当地人都挽留他,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孙利便成为该孙氏族人由豫入赣的南迁始祖。

    1984年前后,广东中山市中山研究会专门组织进行了孙中山家世的调查,在江西省宁都县田头乡孙屋底村孙世龙家发现了5卷本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里面记载了该孙氏家族从晚唐到明永乐年间在河南、江西、福建一带的迁徙繁衍情况,其中也是将唐中书舍人孙拙之子孙利作为由豫迁赣的南迁始祖,有关史实考证与上棕记载大致相同。则其谱名所谓“富春孙氏”的记载,说明该族应是浙江富春孙氏的后裔。另外,如广东兴宁《章峰堡孙氏族谱》等,也都记有孙拙、孙利父子,及其世居河南陈留和选将南征诸事迹。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陈留孙氏出自妫姓,虞帝舜之后。战国以后,妫姓孙氏世居中原,在陈留成为大族,其后代名人辈出,如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唐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孙拙的儿子孙俐等。

    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陈(为周武王灭商后封的妫姓)厉公儿子陈完,因事逃到齐国,改姓田,田完的5世孙田书为齐国大夫,后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后来齐国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吴将孙武的后代,人称孙氏,后来也称陈留孙氏。

    上世纪初,客家文化学者罗香林教授历经10年潜心研究,于1942年首次在重庆出版了一本专著《国父家世源流考》。罗香林采纳广东《紫金袁田孙氏支谱》考证了孙中山先生的家世源流,即孙中山先生的先衣东平侯孙俐祖籍为陈留。罗教授在书中详细考证了唐东平侯孙俐自陈留迁往江西虔化(今宁都)至孙科的传世30代的世系。1954年,台湾再次修订出版发行这本专著。1972年,台湾编撰《孙氏家谱》,族谱将入粤始祖孙友松延接至孙中山—孙科—孙治平、孙治强。

    据《国父家世源流考》和孙科先生作《八十述略》诸书的考证和记载,孙氏族人的先祖是晚唐僖宗时期的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孙拙,族人长年居住于河南的陈留郡。

    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历代孙氏族谱、支谱上看,150部历代孙氏族谱和支谱中,其中江西、福建、广东以及台湾等地的不少孙氏支谱的记载,其先祖为唐东平侯孙俐公,祖籍河南陈留。

    蔡姓:

    陈留蔡姓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当推东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大书法家、大经学家蔡邑。陈留是闻名的蔡姓郡望,东汉时期大文学家蔡邕即居于此,三国魏居住于陈留考城的尚书蔡畦及其后裔晋大司徒蔡漠和南北朝刘宋时期济阳考城官吏部尚书蔡兴宗等,均极为显赫。西晋惠帝前陈留、济阳不分治,称陈留蔡氏。惠帝分陈留郡东部为济阳郡,陈留蔡氏中一部分又称济阳蔡氏。

    蔡邕晚年因被迫参加董卓政权,受王允迫害死于狱中,卒年六十一岁。蔡邕之死,晋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汉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蔡邕正式使用“儒教”一词,蔡邕被害,实是中国学术界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言之令人扼腕。

    蔡邕子嗣情况不详,有女名琰,字文姬,以《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蜚声于世,是汉代著名文学家,女诗人,其才华得到曹操的赏识。蔡邕还有一女,不为世人所熟知,实际也曾显赫一时,即司马师的岳母,晋景献羊皇后的母亲蔡氏,据《晋书·景献羊皇后传》记载:“后母陈留蔡氏,汉左中郎将蔡邕之女也”。晋武帝泰始九年,“追赠蔡氏济阳县君”,陈留蔡氏转为济阳蔡氏,这可能也是个契机,从而说明了陈留蔡氏的渊源关系。

    研究陈留蔡氏的历史,对于蔡氏什么时候定居在圉县的也应该搞清楚。

    蔡邕在《琅岈王傅蔡朗碑》中说:“君讳郎,字仲明,盖仓颉之精胤,姬稷之末胄也。昔叔度文王之昭,建侯于蔡,以国氏焉。迄于平襄,周祚微蚀,王室遂卑。齐晋交争,强楚侵陵,昭侯徙于州来,公族分迁,氏家于圉”。此碑文简单介绍了蔡国的历史得姓的由来,最值得注意的是后三句:“昭侯迁都下蔡的时候,蔡国的部分公族就由新蔡迁居于圉了”。蔡邕是大学问家,对其家族历史不会胡编乱造,说战国末期蔡氏已迁居于陈留圉县是可信的。据史书记载,到东汉时期居住在圉县的,不仅是世代为官的蔡邕一支而且还有与同县高氏“并皆富殖,郡人畏而事之”的蔡氏富人,说明陈留蔡氏,在东汉已成为族人众多,有钱有势的大户,正是这一支蔡氏大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地位仅次于王、谢、袁、萧四大门阀,而以济阳为郡望的显赫上族。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陈留蔡氏得以迅速发展的是蔡邕叔父蔡质一支。蔡质不仅官至卫尉,而且也是一位学者,《汉官典职仪》就是他的名著。蔡质在蔡氏族中有很高的威信。魏晋时期的蔡氏谈家史时,一般都追述到蔡质。据上引资料可知,陈留蔡氏家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于周初蔡叔度,往下可追溯至西汉初年的肥如侯蔡寅,再往下就是蔡勋、蔡携、蔡棱等。在汉以前世系不清,可以不论,入汉以后可以说代代为官,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官宦世家。

    关于济阳蔡氏与陈留蔡氏的关系,现有第一手资料可作证明,就是在南朝时间,也有人把济阳蔡氏写作济阳圉人。《宋故散骑常侍护军将军临沣侯《刘使君墓志》有这样记载:“第五妹茂容……重适(再嫁)济阳圉蔡康之(字)景仁,通直郎。父熙(字)元明,散骑郎。祖廓(字)子度,太常卿”。这里所记的“济阳圉”,这就是陈留圉。前已介绍过,蔡康之祖父蔡廓《宋书》、《南史》均有传,但均记其为“济阳考城人”,可见刘宋时人,也认为济阳考城人与陈留圉人实属一家。这说明尽管正史中记载蔡廓为济阳考城人,在私人的墓志中还承认他是圉人,这与《晋书》记蔡廓祖父蔡谟为陈留考城人一样,证明济阳蔡氏与陈留蔡氏的渊源关系。另外,在《宋书》、《南史》所记蔡廓的子孙中,并没有蔡熙,蔡景仁浮父子。从这个角度讲,《刘史君墓志》补充了史书的不足。

    郑姓:

    郑氏至今已2388年,历代名人荟萃,载入国家和各地方志史册的贤臣名将达1294人之多,进入家族谱牒的文人贤士达15000多人。

    在探讨郑氏祖源问题之前,对郑国的国史和家族史这两个不同性质,不同内涵的概念应加以曲别。自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母弟友为郑国国君起至郑被韩灭止,期间的兴亡史,为郑国的国史。郑灭后,郑国的王室公族后裔,为怀念和不忘先祖的辉煌勋业以国为姓,改姬姓为郑姓,其后世繁衍分支、迁徙等变化则属于郑氏家族史。郑国的国君均姓姬。从繁衍关系来讲,郑姓来源于姬姓,可在家族中的谱牒序言中追述其根源,两个不同的姓氏,则不能合并归一个姓氏的世系之中,郑国史与郑氏家族史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其次,研究姓氏家族史中,对先祖和始祖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需加以明确区分。就家族整体而言,先祖是指姓某姓以前的先世根源。姬友姓姬不姓郑,故不能称为郑氏家族中的始祖。姬友的十五世孙公子鲁在郑国灭亡前始封南里君,由于他有一定的影响力,郑国灭后唯恐被害,率族人避难于陈、宋之间,聚居于启封周边(即今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一带)。他和王室公族后裔为怀念和不忘先祖的辉煌勋业,始以国为姓,改姬姓为郑姓,成为以国为姓的郑氏始祖。按家庭世系的一般规律,始祖为一世祖,以下按顺序二世、三世至久远。如孔氏家谱,孔子为始祖,孔鲤为二世,孔伋(思子)为三世,至今繁衍至九十多世。郑氏也是如此。依次为:鲁为一世、琚为二世、无悔为三世、安平为四世、徽为五世、昌为六世、荣为七世、当时为八世……等等。追溯祖源开封是郑氏的起源地也是确凿的,具体能反映出郑氏根源的史书有藏励和等编的《中国人名大词典》附录《姓氏考略》、《新唐书·经籍志》的有《荥阳郑氏家谱》、唐、宋人编修的《贞观十四年条举氏族事件》、《新集天下姓氏望族谱》、《元和姓篡》、《太平寰宇记》等,特别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唐代墓志铭》说的更加清楚。

    以上史书中郑姓名人大部分为荥阳开封人,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先生站在尊重历史的角度,以高度严谨的科学态度作出《荥阳郑氏县籍开封》的结论,言之确凿,无可争辩。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朱仙镇古城村一带出土的唐代《郑胡铭》墓志砖和《郑邕墓志》碑,郑邕墓志呈方形,高48公分,宽58公分,厚14公分,碑文近600字,另有开封市博物馆收藏的在洛阳出土《大唐王屋县丞白知新妻荥阳郑氏墓志铭并序》一方,碑高45.5公分,宽45.5公分,正书,墓主人郑叔(女),“夫人讳叔,荥阳开封县人也”。更加证明了荥阳郑氏县籍开封这一论点是正确的。

    对于有些学者称郑国灭亡后,其后裔逃到陈(淮阳)、宋(商丘)的解释以及荥阳之说,至今以上这些地方并未发现任何与郑氏有关的出土史料予以证实。笔者认为,对这样的解释实在牵强,只能说是学者们的一厢情愿,随波逐流,牵强附会而已。

    每个姓氏都有其来龙去脉,都有其源与流,都有它形成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郑氏的历史虽较短,但它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不逊于其它任何姓氏。郑氏名家辈出,灿若星汉,公侯接武,累世风流。在中国,郑氏有完成开拓西域大业的著名将领,有成为国家台柱的开明宰相,有选贤任能、以“推土”著名的伯乐,有收复国土的民族英雄,有为保卫祖国而献身的悲壮烈士,有刻苦治学、名留千古的先贤,有在边远地区传播中原文化的大师,有生前不蓄家财、不置产业,死后身无余资连丧事也办不起的官员,也有视家财如粪土、广施救济的慈善家。当然还有著名的诗人、杰出的画家、卓越的书法家、堪称国手的医师、体育健将和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也不乏逸人隐士,义夫节妇,孝义之士和大义灭亲的门弟。

    荥阳开封郑氏的黄金发展兴盛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南北朝北魏时期,这时期的主要成员为郑浑支系,郑浑,字文公,官至将作大匠,在门阀世族九品中正制的制度下形成望族,在朝中身居高位者具多,素有郑半朝之称。其后是郑浑的八世孙郑羲一支最为强大,直到隋唐时期排名均在“四大家族”之列。范阳卢氏(今河北省涿州市),清河崔氏(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荥阳郑氏(今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索河一带),太原王氏(今山西省太原市)。
其次是自“永嘉之乱”和“五胡乱华”至明清时期历次南迁的部分郑氏后裔,主要有郑浑的五世孙郑鲜之支系、郑浑的同胞兄长郑泰之系与郑浑未出五服的同辈兄弟郑康成支系。尤以郑泰支系为最,郑康成、郑鲜之支系次之。这些郑氏后裔在南方历经艰苦奋斗、努力拼搏逐渐显露头角,直到明清时期他们再次迁徒跨海发展,更是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充分显示了他们的经营才华,多有建树,一度创下了全球华人在国外的经济比值达49.72%的比例,名列第一。

    郑氏历次南北外迁及海外发展状况。

    一、历次南迁

    1、南朝,宋的开国功臣郑鲜之一脉。鲜之,字道子,系郑浑的五世孙,累官御丞、太常都官尚书,初武帝在晋为宰相,元嘉(公元424年)中迁尚书右仆射卒。

    2、《梁书》、《南宋·郑绍叔传》、《陈书·郑万顷传》中记载了荥阳开封郑氏的另一支迁寿阳(今安徽寿县)。这支郑姓人一世祖郑琨,他的后裔历仕宋、齐、梁、陈直到隋代。

    3、梁朝衡阳太守郑惠一脉在永嘉之乱中迁居江南传季徽(历任通直散骑侍郞、建安令等职),再传郑灼、梁简文帝时任通直骑侍兼国子博士,陈朝时,官至中散大夫兼国子博士(引《陈书》、《南史》)。

    4、郑昭为南迁入闽始祖第一人。郑畴子痒,又名文痒、文序,历任车骑长史、平准将军、东安(今江苏东海)太守,有史可查,痒公为荥阳开封郑氏迁入江苏的第一人。他于永嘉元年永嘉之乱(公元307年)从安徽寿春过江,定居江苏丹阳郡秣陵县桑梓里(今江宁),东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出任信安令(今广东高要),葬建康(今南京)的安西门外。痒公次子郑昭,在迁江苏后又迁入闽,“今长泽县霍童里与夹漈安东里诸郑氏,皆昭之后,俱昭为入闽始祖”。昭曾出任福建晋安(今福州)县令、建安(今建瓯)太守,后裔分别迁居长乐、晋安、侯官及广东、广西等地。

    5、晋末,荥阳开封郑氏除郑泰一支和其他支派向南迁入江南外,还有若干支迁往黄河以北。至北朝及隋唐时期,主要是郑浑的子孙,其子孙众多人才辈出,如郑回、郑景、郑注等等。郑浑被尊为郑姓中原世系的第一代。而郑泰被尊为南迁世系的第一代。

    二、海外发展状况:

    自明清以来,东南亚(史称南洋),一直是海外郑姓人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

    菲律宾:

    1940年,菲律宾成立了菲律宾荥阳郑氏宗亲会。菲律宾郑氏家族,财力雄厚,如由福建南安移居菲律宾的郑龙溪,是大实业家、并兼任菲律宾郑氏宗亲总会理事长。福建永春的郑少坚,是当地著名的银行家、企业家和社团领袖。福建晋江的大企业家郑周敏及其女儿郑绵绵,更是菲律宾的财团巨子,其资产近150亿美元,在菲财政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家族出资设立的“郑龚抱月国际基金会”,是当今最大的华人慈善机构之一,拥有基金1.27亿美元。福建厦门籍的郑建祥律师和广东中山籍的画家郑绍隆等人,均是菲律宾华人的骄子。

    泰国:

    早期也成立了“泰国郑氏宗亲总会”,仅分会就达153个之多,是海外郑氏宗亲组织中最有影响最有实力的组织之一。1971年,以发扬祖德、遵纪守法,鼓励上进,倡办公益事业为宗旨,办有郑氏会刊,建有郑氏宗祠—荥阳堂。总会由郑午楼任会长,他是著名的银行家和慈善家,对祖地特别关心。1991年曾组织价值超过1.2亿元人民币的物资到大陆南方各省救灾,受到当时国家主席杨尚昆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赞扬。广东丰顺的郑明如企业家,广东潮阳籍的银行家郑练,广东澄海籍的木材商业家郑俊英,泰国郑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郑创基、郑充植,副理事长郑锦良、郑文祺、郑镒三、郑熙和、郑嘉兴、郑柄林、郑有华,秘书长郑衍烈等,都是郑氏的精英。

    马来西亚:

    早在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就成立了荥阳堂郑氏宗亲会、荥阳郑氏公会等组织,当今有马来西亚荥阳堂郑氏宗亲总会,主要负责人如郑清泉、郑清河、郑金镭、郑旭初、郑光秀、郑浩千、郑文尧、郑学义、郑荣富、郑玉贵等等,他们都是企业家、政界、文化界的知名人物。

    新加坡:

    于1921年成立了荥阳堂郑氏宗亲会,下设军港及如切区两个分会,主要知名人士有福建龙溪的郑子瑜(著名学者),福建金门的郑古悦(已故的富商和爱国侨领),福建闽侯的郑惠明(基督教领袖),活跃在各地郑氏宗亲会中的还有郑镜鸿、郑庆元、郑志琦、郑炳树、郑异选、郑火蔡、郑炳松、郑炳富、郑俩福等,他们都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印度尼西亚:

    也有郑氏宗亲总会,知名人士有郑良义、郑建伟、郑贻鸿、郑贵勋等,均是商界、企业界和文化界取得卓越成就的佼佼者。

    越南:

    也有郑氏宗亲总会,事理长郑太平(原籍福建南安),另有当代郑水渺(原籍福建金门)也是著名的工商企业家。

    日本:

    日本的郑姓,有的仍以郑为姓,有的改用了日本姓,无论改姓与否,但血缘基因与中华郑姓一脉相承。如郑成功之弟七左卫门的10世孙福住邦夫,又称郑邦夫,至今仍以郑为姓,郑镜涛(原籍台湾),后迁日本,现任日本神户华侨总会理事长、华侨救国联合总会顾问和世界郑氏宗亲会理事。还有郑荣升(台湾人)侨居日本,现任台湾东和纺织印染公司董事长、丰达羊毛工业公司董事长以及世界郑氏宗亲总会顾问。

    韩国:

    如今郑姓人口已过百万,诸如时代集团的已故董事长郑周永,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所作出的贡献,众所周知。其接班人郑孟九,中央领导人曾接见过多次。郑雨湿,韩国国会议员兼汉城警察局局长。韩国和北朝鲜,均有不少郑姓知名人士,但绝大多数是朝鲜土生土长的郑姓人,他们有的是在历史上因仰慕荥阳郑氏而改姓郑的,虽血缘不同,历史已注定了他的家族之归宿。

    欧美地区:

    1981年,美国三藩市成立了“美国荥阳郑氏宗亲会”由郑威任会长,此后,美国还成立了“美国荥阳郑氏宗总会”,由郑耀荣担任会长,活跃在世界郑氏宗亲会及美国荥阳郑氏宗亲中的还有郑榜元、郑伟民、郑卫城、郑志娟、郑向明、郑金球、郑光辉、郑国和、郑义等,还有著名的,在美国很有实力的美国东方电脑公司董事长郑天任。

    加拿大:

    加拿大的温哥华拥有100万人口,华人占大部分,而郑姓人数量也非常之多,也成立了“荥阳堂郑氏公会”,与世界各地郑氏宗亲会联系较为密切,其主要活动者有郑今后,郑向华等。

    除北美以外,在欧洲法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由著名欧洲侨领郑辉担任名誉会长。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大洋洲、拉美、非洲等地不少国家也都有一定数量的郑姓人分布,例如在多米尼加,就有一位著名企业家郑子坚也活跃在郑氏宗亲之间。

    郑裕彤先生是香港财团的骄子,他不但在香港的建设中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极为关心和支持内地的建设,前几年,在湖北武汉地区就投资了近100亿人民币,著名的武汉长江二桥就是他投资修建的。在香港、台湾、澳门的郑氏财团、郑氏企业家也都纷纷回内地参加祖国的建设及慈善公益事业等等,其事例举不胜举。

    下面主要谈谈郑成功与郑子彬父子

    郑成功(1624年—1662年),福建南安石井镇人,汉族,幼名福松。郑成功生活在明末清初,正是新旧王朝更迭的大动乱时期,由于明朝的统治腐朽,激发了阶级之间的矛盾,从而爆发了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运动。同时东北的满州贵族也向明朝发起进攻,驱兵入关入主中原。1644年,北京沦陷。心怀远大抱负的郑成功以报国救民、恢复中兴为己任邀约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结盟,宣誓尽忠明廷,以抵抗清廷的豪情壮志,派兵攻打闽广地区,克复漳州、泉州,一度攻打到南京城外。但清廷政府派遣大军进行反围攻,郑成功部队终因寡不敌众,只好撤退,率师南下。

    郑成功之所以兴兵抗清,其根本就是想实现完成他的报国救民、恢复中兴的政治报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反映了那时期各个阶层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的诉求。郑成功反对其父郑芝龙降清,因此他树起抗清旗帜,南征北战,威镇清军,郑成功曾三次北伐浙江、九次南征闽粤,但终因兵力悬殊尚未打败清军,谢不受爵,退回营地思明,便着手收复台湾。1661年5月底6月初,郑成功带兵由鹿儿门登陆,攻打台湾,经过八、九个月的战争,终于于1662年2月迫使荷兰总督投降,赶走了占领台湾三十八年的荷兰人,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如果郑成功没有浓重的爱国思想和英雄气概及杰出的自身才能,是无法完成这一伟大重任的。后来他积极建设台湾,依此做为反清复明的根据地,但,不幸的是因患重感只有三十九岁的郑成功就病逝了。虽然他壮志未酬,但他的忠贞爱国之情,在中华儿女身上却一代代的流传下来。

    郑成功是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杰出人物,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郑姓在台湾是一个满缀着荣耀的姓氏,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说到台湾的郑氏,人们自然会想到明代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是他率领数万将士驱走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民族英雄郑成功与祖籍开封的荥阳郑氏一脉相承。

    据大田县桃源《郑氏族谱》(明崇祯二年)记载:桃源荥阳祠远始祖为郑冲。

    《晋书·郑冲传》称:“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冲虽位阶台畏,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咨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阵,拜太傅,进爵为公。九年,冲又抗表致仕。诏曰:太傅韫德深粹,履行高洁,恬远清虚,确然绝世。艾服王事,六十余载,忠肃在公,虑不及私。遂应众举,历登三事。仍荷保傅之重,绸谬论道之任,光辅奕世,亮兹天工,迪宣谋猷,弘济大烈,可谓朝之俊老,众所具瞻者出。朕昧于政道,庶事未康,挹仰耆训,导扬厥劳动,庶赖显德,缉熙有成。而公屡以年高疾笃,致仕告退。惟从公志,则朕孰与咨谋?譬彼涉川,罔知攸济。是用未许,迄于累载。而高让弥笃,至意难违,览其盛指,俾朕怃然,夫功成弗有,上德所隆,成人之美,君子与焉。岂必遂朕凭赖之心,以枉大雅进止之度哉!以寿光公就第,位同保傅,在三司之右。公宜颐精养神,保卫太和,以究遐福。其赐几杖,不朝。古之哲王,钦祗国老,宪行乞言,以约会缝其阙。若朝有大政,皆就咨之。冲无子,以从子徽为嗣,位至平原内史。徽卒,子简嗣”。

    郑冲在西晋官至司空、司徒、太保,卒赠太傅,已是官高极品。目前,郑冲后裔在福建省大田县奇韬镇东佳村已繁衍到45代,民族英雄郑成功就是从桃源迁居南安石井的郑冲后裔之一。位于大田桃源镇梅里洋村的郑氏大宗祠—荥阳祠,被证实为郑成功的祖祠,算起来这位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大田桃源郑氏的第26代裔孙。是郑当时的第43世孙,郑泰的第30世孙,郑隐石的第11世孙。

    大田郑氏远始祖冲公,世居开封。其后裔历经数代,在唐中和年间,郑威公随王潮经寻阳转粤东北入闽。辗转汀州、延平、龙岩,到宋仁宗时,第四代郑章公联络闽省各郡族亲,在桃源公馆前鼎建一座郑氏大宗祠,就是今天的桃源荥阳祠。郑氏家谱还记载,郑章公第十六代后裔隐石公(郑绵),在元至正年间由桃源连京迁至南安县石井镇,郑成功就是隐石公的第十一代裔孙。现在,郑氏子孙从这里移居到外国的有美国、日本、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

    清朝是郑氏进入台湾的高峰时期,其中较大的几次有: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郑维谦自福建海澄县入垦台北,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广东潮州府饶平人郑清雅迁居新竹;雍正年间郑友嵩、郑昌兴、郑道、郑同等入垦台北、新竹、台中等地。乾隆年间,郑国庆、郑建仪、郑建策等入垦台中等地。其中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44年),郑崇广、郑崇和从福建同安县入垦新竹,成为台湾省的望族。嘉庆、道光年间仍陆续有郑氏从福建、广东进入台湾。元末明初,是郑姓人出洋的一个高峰,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民国初年,郑姓下南洋的为数达千人之多,他们大多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地发展。

    明末清初,受满族人入主中原的影响,一部分客家人随郑成功迁往台湾。根据林衡道在《鲲岛探源》说,郑成功率约三万军士收复台湾时,有三分之一是客家人,成为冲锋陷阵的主力军,这里面有不少郑氏后裔。台湾在荷据之前,“为海上荒岛,靡有先王之剞也”。荷兰人入侵后,“乃派牧师布教”教授基督之类的西洋文化。台湾文明的真正开启,是在郑成功驱荷复台大陆人员大举过台,中华文华一同传人之后。这方面,客家人的作用非同一般。郑成功开发台湾,为国家捍卫疆土,为台湾人民造福,荫及后代子孙,因而尊称为“开台圣王”、“台阳初祖”、“开台第一伟人”。“有功德于民则祠”。郑成功逝世后,台湾人民为缅怀这位开台伟人,建祠奉祀,据统计,全台郑成功神庙共有二百多座,年节祭奠,长年香火不断。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十月,福建将军文煜、总督李鹤年、巡抚王凯泰、船政大臣沈葆桢等奏请朝廷为郑成功追谥建祠,“以顺舆情”褒忠节。随即在台南兴建延平郡王祠。

    在传承中华文明到台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客家人十分无私地将中原文化的内核——血缘文化全都传承到了台湾的每一个角落。渡台的客家人特别是文人志士在郑成功精神影响下,都在传承中华文化中起着应有的作用,使文化荒漠的台湾,绽放出朵朵中华文明的绚丽之花。

    郑子彬父子:

    广东省潮阳市沙陇镇东仙村人郑子彬,1910年的一天,带着母亲连夜蒸的甜棵蓝,在汕头搭上洋轮踏上了闯南洋之路,一个星期后到达了泰国曼谷码头,等码头上的人群散尽,也未见到事先约好来接他的同乡,无奈之下走出码头,漫无目的地行走在大街上。还算走运,不远处有一家在招工,郑子彬上前应招,招工的老板说:“我们招的是干体力活的,你能干吗?”子彬思考少许后说:“我能干”。就这样开始了他在异乡创业路。经过几年的努力拼搏,终于积攒了一些钱,他又开始筹化着开个店自己来干,由于资金有限,他选择开家当铺较为合适,于是就开了一个典当行,取名“郑春和”当铺。由于他待人和善,经营有方,没多久便名声四起,生意越来越好,而后又接连开了“和丰发”、“永协兴”两个公司。威望也逐渐在周围乃至泰国华人社圈中显现出来,企业越办越大,名声也越来越响。1913年生下长子,取名午楼。郑子彬生前有妻三房,生八子:午楼、竹楼、雪楼、可楼、华楼、懿楼、鹤楼、云楼;生四女:剑惠、次女不详、剑虹、剑秋。1944年因病去逝,时年五十七岁,作为长子的午楼对父亲的离逝深感悲痛。

    郑午楼从小天资聪颖,勤免好学,深得父亲欣赏,常将其带在身旁,言传身教,他身受父亲的感染,学会了不少作人的品德,助人为乐的情怀,当机立断的勇气,公允园通的处世方法,这些都使午楼受益终身。

    父亲的去逝,对于长子的他,深感责任重大,他接掌父业,带领兄妹及家人沿着父亲的足迹向纵深发展,由于他通晓中、英、泰三国文字,具有滔滔不绝的辩才,鞭辟入里的分析,在事业的轨道上,充分展示了他的个人才华。

    他与友人合资创办泰国京华银行,先任总经理,后任董事长,是泰国最大的商业银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分行达101家,遍及泰国各地,总资产达340多亿泰铢。目前,资金约达千亿泰铢。

    郑午楼还开办了泰国最大的玛哈乐酒业有限公司,每年向政府缴纳税金均排在泰国企业的前列。

    郑午楼还是一个大慈善家,他是泰国最大的慈善机构泰国报德善堂的董事长,他们平均每年向社会捐助善款数百万泰铢,同时还创办了泰国最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全科华侨医院。中国南方数省受灾时,他的慈善堂向中国捐助大米三万多吨,是中国政府收到国外华侨捐助最多的一个,受到当时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高度评价和褒扬。

    郑午楼善于创新继往开来,谱写新篇章,他在泰国还创办一所华侨“崇圣大学”,面向国内外招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子数千人。

    郑午楼毕生劳萃,为国家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兴盛,仁风善举的伟然风范,在泰国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这位著名的华侨慈善家午楼先生于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谢逝,终年九十四岁。泰国评赞他“其伟大精神,可昭日月”。

    郑午楼兄弟八人,除老二郑竹楼早逝外

    郑雪楼任春和公司董事总经理,信素攀糖厂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可楼任泰国第一银行董事总经理,泰商信托公司董事长;

    郑华楼任京华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郑鹤楼任京华银行董事总经理,泰华信托公司总经理,潮州会馆副主席;

    郑懿楼任亚洲银行董事总经理;

    郑云楼任京华银行董事副总经理,帝都信托公司总经理;

    郑午楼之子:伟昌、伟伦、伟华、伟民、伟谋也都分担着集团公司内外的各项重任。

    从郑冲到郑成功、从郑子彬到郑午楼,“海外衣冠传此令,荥阳族裔震寰瀛”,开封当之无愧地成为海内外荥阳郑氏后裔的寻根谒祖圣地,开封才是荥阳郑氏的正宗和源头。之前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封对荥阳郑氏的宣传、研究工作做的不够,所以,当海内外郑氏在中原掀起寻根热潮的时候,开封一次又一次地被故意或无意遗忘,荥阳郑氏同开封的祖源关系就这样渐行渐远,甚至被人为割裂,乃至于“渐欲学人眼”。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海外华人寻根热潮步入中原时,在荥阳政府工作的个别学者为给荥阳地方经济添彩,为个人追逐名利,巧妙的利用荥阳二字颠倒历史黑白,混淆郑氏历史,加之部分学者不是以史为鉴,而是跟 风迎合允当“和事佬”以讹传讹,以假乱真。对不少郑氏后裔影响颇深,以致造成当代不少地方出的郑氏历史典籍、刊物乱象纵生。

    这里引用著名史学家、河南大学朱绍侯先生的看法:“对河洛文化研究,或举办姓氏寻根,文化寻根活动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强拉名人,提出错误的口号。如荥阳对郑氏文化研究是很有成绩的,但他们提出一个‘天下郑氏出荥阳’的口号,就遭到郑姓族人的反对,其实,荥阳郑氏虽然是郑姓中最大的一支郡望,但荥阳不是郑氏祖根。郑氏本来是以国为姓,郑国原在新郑(今划归新密),郑姓源于郑国,怎么能说‘天下郑氏出荥阳’呢?荥阳郑氏县籍在开封,这有史传、碑铭墓志材料可证。但荥阳有关方面,在引用历史郑氏名人传记、碑铭墓志材料时,一律把‘开封’二字抹掉,这就不实事求是了”。

    郑氏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上成就之大,不仅影响了国内的各个民族,也影响了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福建、广东、云南的郑氏进入越南及东南亚地区,成为重要的军事势力。明末清初,中国商人进入泰国建立了郑氏王朝,成为泰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而如今,香港、台湾、东南亚、美洲、欧洲、澳洲、印尼等地的郑氏实业家、金融家、科学家、艺术家、旅行家、慈善家更是比比皆是。总之,郑氏及其事业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上也是处处生辉、光彩夺目。郑金河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2013-12-24)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魏姓与开封魏文化遗存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