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历史传说 >> 民谣谚语 >> 浏览开封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二月二,乒瓦、打囤、吃凉粉

2013/3/30 9:53:08 点击数: 【字体:


二月二,乒瓦、打囤、吃凉粉
 
    不知外地如何,在豫东一带,农历二月二是作为一个节日过的。何以有这么一个节日,我猜想,在旧时的农村种植业简单粗放,整整一个正月里,根本没有什么紧急重要农活儿,人们整日处在一种欢乐清闲的状态中,正月可谓“闲月”,庄稼人也就趁闲尽情玩乐。譬如元宵节所搭的“大秋”是到二月二才拆掉的。“二月二,龙抬头”,天气渐暖,龙都抬头了,人们该收心操持农活儿了,这时安排一个简单的小节日作为过渡是很有必要的。
 
    在开封周边的乡村,二月二主要有三种活动:“乒瓦”、“打囤”、“吃凉粉”。
 
    “乒瓦”是过去孩子们要玩的。为什么要孩子大清早起来手持冰凉瓦片冒寒碰击呢?那是因为旧社会人们极其贫困,住房条件极差,绝大多数住的是土屋草舍,这就给一些小生灵提供了生存环境,有些还严重干扰了人们的生活。除了耗子钻墙打洞让人讨厌外,还有另一种小动物也给人极大的伤害,那就是蝎子,一旦被这可恶的小东西蛰了,那疼痛真是难以形容的,因此人们常以毒蝎心肠来形容恶毒之人。出于对蝎子的诅咒,就让孩子们在二月二这天早上起来,用两片瓦片边击边唱“乒,乒瓦喽,蝎子出来没爪喽!”清脆的乒瓦声伴奏着童声的朗朗数唱,形成了别有韵味的晨曲。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住房条件大大改善,即使农民也大都住进楼房,最差的也是砖墙瓦屋,气死耗子的同时也没了适宜蝎子生存的空间。因此花甲之龄的人儿时而为的“乒瓦”,这个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的项目也早已销声匿迹了。
 
    “打囤”就是成人们进行的项目了,有民谚道:“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具体就是在二月二的早上,人们在各自的庭院里,用铁锨放上锅灰,手持锨把为半径,以脚跟为圆心,转动身子,让锅灰自然散落,画成大小不一的圆圈,就这么画上若干,中心分别放上麦子、高粱等不同的粮食,一个个粮囤就形成了,意思很直白、很明确,就是农民们对丰收的一种企愿。旧社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尽管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如牛似马,却终年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就是整个封建旧时代的真实写照。为了祈求丰收,农民就用这种看似儿戏的方式来表达心愿。如今这项活动在二月二也是开展得参差不齐,也只有上了年岁的人而为之。也难怪,现在的年轻人相信的是科学技术,他们真把这“打囤”看成是儿戏了,不过,作为一种民俗,让其消失总令人惋惜。
 
    至于“吃凉粉”就与前两项大大不同了,可谓家家重视,人人上心。这是因为春节期间人们大鱼大肉早已吃腻了,加之天气渐暖,正想吃些清淡凉爽之物换换口味,凉粉正好有这两方面的特点,因此备受人们喜爱。一些人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每到正月二十以后,就做了凉粉四下游乡叫卖,生意相当的不错。当然不少人家是自己来制作,凉粉也确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品,它凉调热炒皆可。二月二吃凉粉,从这里也看出了老祖宗的智慧。
 
    从二月二这个小节日三项活动有消有存的现象来看,节日作为时代的产物,也要与时俱进,其内容必须随时代而变化。如今提倡重视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挖掘其深厚丰富的精神内涵,创新形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使这些传统节日焕发新的青春,让其所承载的文化内容一代代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