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开封

兰指水袖韵芬芳 万人空巷看梅郎——梅兰芳在开封行踪寻访(2)

2013/10/24 9:19:22 点击数: 【字体:

    梅兰芳在开封的义演非常成功。当时的媒体称赞:“梅博士自开演以来,所演者皆系生平最得意之拿手佳剧。戏虽重头,演时吃力,然梅君为报答各界雅意起见,不辞艰辛特别卖力。”后因观众的强烈要求此次义演还增加了8场。

    行客走访隔窗望

    梅兰芳虚怀若谷,从不恃才傲物。开封此行,他遵从梨园界“行客拜坐客”的风俗,在正式演出前,除了对当地要员、记者的走访回拜外,对开封演艺界知名人士都做了拜访。比如拜访邹少和。邹素喜清歌,酷爱戏曲,在京数年,京剧名演员姜妙香曾拜他为师学习绘画。辛亥革命后他返回开封,在河南省警务处任职。开封的京剧、豫剧青年演员多拜他门下,亦多得其庇护援助。梅兰芳来汴期间专门到邹少和家作画谈艺。在汴期间,梅兰芳还与常香玉、马金凤等豫剧名家一起切磋技艺,并且到山货店街“又一村”饭店品尝了正宗的豫菜。梅剧团与河南结下的这段情缘,也影响了其他的京剧名家。来不及登门拜访的,还借《河南民报》刊登启事声明“敬祈谅察”。据当时报刊记载,在开封走访回拜时,“梅所到之处,万人空巷围观,每至一家门首,市民隔窗相窥,人头累累然”。

    开封厚爱梅兰芳

    那一年,在开封,梅兰芳40岁,扮相清秀俊美,唱腔典雅,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表演端庄大方,古朴典雅,舞姿洗练,武功娴熟,昆乱不挡。他的精彩表演给开封人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当时流传有顺口溜:“不要爹,不要娘,不可不看梅兰芳。”据马灵泉所著《相国寺》记载:梅先生的演出“轰动开封全城民众,竟有人借债购票往观。人民会场前人山人海,仰首翘足,争看梅郎下装之仪容,颇极一时之盛”。

    梅兰芳在开封赈灾公演时,曾经受到亲日分子的恐吓。为防不测,开封票友贾荫堂不但亲往护卫,出车时还将自己的小儿置梅怀中,确保了梅兰芳在汴期间的安全。贾荫堂,幼年随父流落开封,常到大相国寺学戏。后步入仕途,任大相国寺警察队队长,人称“票友队长”。他酷爱京剧,受过杨小楼等著名演员指导,曾与刘奎官同台演出。

    在人民会场演出的11天,梅兰芳极受欢迎。他无私的品格感动了开封人民。义演举办单位赠梅兰芳“热心公益”银盾。1934年6月25日的《河南民报》说:“河南省赈灾委员会赠梅兰芳剧团一方匾,上写:‘灾民受福,德音孔昭。’”

    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再次来汴献艺,再度受到开封观众的热烈追捧。(本版图片均由刘海永提供资料图片)刘海永【原标题:兰指水袖韵芬芳 万人空巷看梅郎——梅兰芳在开封行踪寻访】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汴梁晚报 2012年2月4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