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焦作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文化中原】妙乐寺塔

2015/3/6 15:40:41 点击数: 【字体:


    妙乐寺塔位于焦作市武陟县城西7.5公里的东张村,古怀城西南,北依沁河耸峙,又名为妙乐真身舍利塔,据《元延佑元年达公和尚碑》记载“佛于双树焚化全躯,余舍利灵骨收建塔一十九所,妙乐寺塔序列第十五也。”为国内现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五代御塔。该塔于1963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确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妙乐寺塔建于后周显德年间,塔系方形密檐式砖塔,通高34.19米,塔体自下而上逐层内收,呈流畅的抛物线状,(图一)塔心室地基为平砖铺就,下为地宫,地基砖有缝隙,间可容硬币投掷,并可闻落水声。塔身十三层用青灰条形砖以白灰泥浆勾缝垒砌而成,塔身表面可见斑驳糯米汁石灰胶泥混筑外壳。每层连接处为下放上收的叠涩密檐,各层檐叠出砖数及宽度不同,形成一定的弧度,檐上收至塔身的反叠涩砖垒砌均匀平直,檐下出枋形,各层檐之翼角均置有木质角梁,其下以铁钩钩挂铁风铎,今除塔顶东北角之风铎遗失外,余皆完好,风动铎鸣,其声数里可闻。塔身各立面均有佛龛状假门,南立面各层,北立面第三、十、十三层,东西立面第十一、十二、十三层,共计二十一龛,从龛内铭文可知部分佛龛为历代信徒增建,现存供设佛像17尊,除北立面第三层佛像首及须弥座残缺外,其余基本完好,多为历代供奉的结跏趺坐像释迦牟尼佛,有两尊为铁质佛,余皆为石佛,但各尊佛像之莲花须弥座形态各异。

    妙乐寺塔内部中空,第一层为全塔最阔处,塔基为边长9米的正方形,层高亦为全塔之最,各层平面面积及层高逐层递减,室壁为下放上收的竖井形,中有八边形塔心柱,每层亦有楼板、楼梯,现已无存,从砖砌梯级可知,一至四层入口方向为西南、南、西北、东北,以上至九层塔梯呈十字交叉状,九层无塔柱、走廊,为八边形砖室,上有八边形藻顶。塔身内部第二至九层在塔门廊下之外壁中部有直径30-40厘米平行八角边的卧木,门廊处所置卧木与塔心柱拉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整体性,对其千年不倒起到了重要作用。

    妙乐寺塔塔座为平砖铺成的方形,由于1960年河南省文化厅曾经拨专款进行过包修,塔座也就成了全塔修缮改动较大的部位,近期管理部门为维护该塔将经长期淤积抬高的地基进行平整,因此现在塔座至塔门顶部仍被周围地基封闭。塔的第一层的正南方向砌有圆形拱券门,门高2.2米,经此门可至塔心室,由于地基围土封闭,现只可见圆形拱券及少许门顶。塔身第一层上部为叠涩檐,底层叠涩砖略宽,檐上三层反叠涩砖垒砌均匀平直,再其上反叠涩砖急剧内收,砖层密集,边沿圆滑,与上层叠涩檐之间夹有狭窄的直壁,直壁四周为山花蕉叶,四周正面为七片,四角有折叠状蕉叶,共计32片,蕉叶外翻,边沿呈波浪形,形象生动,南面中央蕉叶较大,叶沿凸至上层叠涩檐第三层,叶片正中为拱顶龛门,供有说法印释迦牟尼佛像,蕉叶颇似佛在说教时形成的“现起光”,外翻的蕉叶与佛像前后相错起到了升腾放大的效果,与佛“三十二相”之“长光一丈相”之形象相像,寓意佛法弘大。

    塔之二三层衔接处叠涩檐与其它叠涩檐的第一层叠涩砖较宽不同,其第二层叠涩砖较宽,这样叠涩檐、狭窄直壁与山花蕉叶就形成顶托稳固之势布局,其余叠涩砖布列与其它叠涩檐类似,呈现出一定的弧度。再其上诸层与第一层顶部叠涩檐相似,底部叠涩砖较宽,但其上反叠涩砖为均匀阶梯状排列。塔身顶层南北檐中部为四层圆头仰莲砖叠涩交错垒砌而成,东西两檐中部用三层菱角牙子砖叠涩交错垒砌,塔之四角用圆头砖做钝化处理,似莲座之莲瓣,与塔刹须弥座浑然一体。
【文化中原】妙乐寺塔

图二  妙乐寺塔塔刹
 
    塔顶部为塔刹,材质为铜质鎏金,通高6.74米,(图二)底部置有铜制须弥座,座上有承露盘、覆钵,其上为八朵山花蕉叶、七重相轮,再其上为八角形宝华盖,盖上铸有火纹,八角挂有风铎,现尚存五挂,宝华盖上分别为水烟、宝珠与船型望月,水烟与船型望月穿刹杆十字交叉,其中水烟为东西南北正向交叉,船型望月斜向交叉,所形成八角与宝华盖八角同向。望月之上为三重宝珠与刹尖,刹尖之上铸有铭文“显德二年岁次乙卯二月庚子朔二十一日庚申建”,为同时期佛塔所仅见。塔刹中为直径40-50厘米的木质刹杆通贯上下,经铸铁管层层套叠,接头倾斜,流水不入,以致刹杆千年不朽,牢固如旧。从宝华盖下刹杆向塔之四角牵引四条铁链,并牵挂于塔角蹲卧的鎏金铜狮背部,东南、西南向铁链各上悬风铎两挂,东北、西北向铁链则各为一挂,此种作法为同类佛塔少见,而且铁链牵拉鎏金铜狮造型独特、保存完整,堪称精品。塔刹所有构件均为一次浇铸成型,无焊口和铆钉,工艺精良,更为全国罕见珍品。

    妙乐寺塔的保存殊为不易,该塔是河南省现存唯一的五代时期的砖塔。后周世宗曾敕令境内寺院“除敕赐额者外,全部废之。”该塔因有敕额保护,不仅幸免于难,而且还得到了重修。自此以后历代曾屡经修缮,在建国前其次数有三次、四次、五次等说法,但多为修补洗刷。建国后的两次维修也未对该塔的基本结构进行调整,因此基本保持了该塔的原始面貌。

    妙乐寺塔的方形平面与空筒式构造方式是典型的唐代塔的建筑特点,与宋代六角形或八角形平面与回廊式的建筑特点颇为不同,但其内部又将回廊式建筑和木质构造相结合,加之山花蕉叶和鎏金铜刹的独特制作方法,明显体现了其唐塔向宋塔嬗变承递的特征。

    妙乐寺塔特殊的过渡特征,宏大而不失细致的造型,塔刹精美的做工,显示了当时人民精湛的建筑艺术,同时围绕该塔镌刻的经幢、碑石为研究当地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安 磊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文化中原》杂志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