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新闻资讯 >> 浏览焦作

探访焦作许衡墓 他以《授时历》影响世界天文史

2013/10/22 9:54:17 点击数: 【字体:

探访焦作许衡墓 他以《授时历》影响世界天文史

许衡墓冢呈圆形,直径16米,高约7米,底部用青石砌筑。经过季节轮回,墓冢上的凄凄荒草已经枯黄。

  许衡是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学家,被誉为“元代一人”和“朱子后一人”。许衡和郭守敬等人发明和研制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了300年。公元1281年,许衡葬于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历经700多年的时光打磨,许衡墓现状如何?

  《授时历》

  在焦作市中站区许衡街道办事处李封一村村头,许克勤老人在地里忙着农活。

  此时,时令已进入深秋,玉米等庄稼已经收割完毕,田地里显得空旷了许多。许克勤的眼前,尽是萧然秋色。

  但在许克勤身后的不远处,兀自矗立着一座红墙围地的许园,在村庄田舍间,显得尤为醒目。虽然上午的秋阳依然燥热,但挺立在许园里的一棵棵松柏,却透着冷峻和森然。

  对于许园,许克勤怀有一种近似虔诚的情感。

  许园,是许衡的长眠之地。许衡,字仲平,学者称之为“鲁斋先生”,他是元代的大儒。

  许衡从步入仕途到病逝,历经27年,他任过京兆提学、太子太保、国子祭酒、中书左丞、集贤大学士、教领太史院事等官职。许衡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先后8次辞官。

  许衡,也许已经被人们遗忘在记忆深处。但是公元1280年,他和郭守敬、王恂等人研制出的《授时历》,却在世界天文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们测算出一年为365.2425天,这个数字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差26秒,比现行公历早了300年。《授时历》在我国沿用了300多年,朝鲜、越南都曾采用。

  谥号“文正”

  许园山门、拜殿等建筑绿瓦覆顶,沉稳雄浑,再加上门口这对威武的石狮子,尽显王者之气。

  除了密植的苍翠的松柏外,许园里到处是艳丽的红色,红墙、红柱、红门、红窗,就连房顶内绚丽的彩绘也大红大紫。凡此种种,都在昭示墓主人的特殊身份。

  十一假期过后,许园开始闭门谢客,李师傅在用红漆粉刷许衡墓园内的门窗。

  今年5月初,许衡墓晋升为“国保”,焦作市有关部门将于10月下旬在这里举行一个庆祝活动。届时,这位中国十三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将再次走进公众的视野。

  《授时历》完成后不久,许衡于公元1281年3月2日在李封村病故,终年73岁。

  许衡辞世后,许衡长子许师可立“大元故资善大夫中书左丞许公坟”碑一通,碑阴为“茔域之图”及说明。同年,元世祖敕赐墓田120亩,建享堂3间,牌坊1座。

  当时,许师可撰写的《茔域之图》碑记载:“墓地外方,东西横直三百零九步,植木为林,以壮神灵栖息之所,外余赡坟地三百亩。”可见,当时规模之大。

  大德元年(公元1297元),元成宗谥号“文正”,后追封许衡为魏国公。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对谥号“文”及“文正”的解释是:“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也就是说,能够被赐予“文正”的官员,生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恪尽职守、忠君爱民。

  元代残碑犹存

  如今的许园,占地面积仅有20亩左右,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气势和规模。

  据70多岁的许克勤老人回忆,解放后,许园占地几百亩,内有上千颗粗大的柏树。可惜的是,“文革”时这些柏树都被砍掉了,许衡墓也遭到破坏,只剩下埋在地下的墓室,景况日渐萧条。

  许园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东方今报记者,拜殿前原有元顺帝敕赐、著名学者欧阳玄撰文的一通巨型雕龙四棱形“许衡神道碑”和清乾隆皇帝派户部右侍郎伍龄安致祭许衡墓立的一通“御祭碑”。“文革”时,这两通石碑也遭毁坏。

  现在,拜殿前竖立的这两通石碑是2003年依照原样复制的。

  东方今报记者在许衡墓旁,看到了数十块许衡神道碑残碑,虽然经历了700多年的风雨侵蚀,但上边雕刻的部分碑文清晰可辨。

  碑文中说:“……河内许先生以天挺之才,得圣贤不传之学,上接周公、孔子、孟轲以来数君子之道统,而为不世出之臣……”从碑文中可见元顺帝对其评价之高。

  乾隆十五年农历九月二十五,乾隆路过怀庆府时,让户部右侍郎伍龄安到李封村许衡墓前宣读其亲笔祭文。祭文大意是:许衡天资过人,学术真醇,见识不受当时的局限,有超乎世人的才华,为朝廷制定朝仪、建立官制,使元廷继往开来,规模宏大,使华夏文化未被湮没……

  更名“许园”

  许衡生在新郑许岗村,晚年迁居焦作李封村。所葬之地许园,与李封村相距不远。

  1982年,许衡墓被公布为焦作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二年,许衡后裔集资20多万元,对其进行修缮。

  2000年9月,许衡墓成为“省保”单位。2003年,焦作市中站区政府投资130万元,修建山门、拜殿、广场、围墙等,并将其更名为“许园”,还成立了许园管理处。

  现在的许园松柏参天,肃穆庄严。山门飞檐高耸,两侧楹柱上刻着“山阳鸿儒光照日月,元代重臣名垂千秋”字样,山门背面门檐匾额上刻着“道接程朱”四字。

  山门之后是面阔五间的拜殿,拜殿中立着一尊许衡的汉白玉雕像。拜殿正中檐下悬挂“朱子后一人”匾额,语出明代理学大师薛瑄的《许鲁斋先生赞》:“朱子之后,一人而已。”

  拜殿之后,便是许衡墓冢。墓冢呈圆形,直径16米,高约7米,底部用青石砌筑。经过季节轮回,墓冢上的凄凄荒草已经枯黄。

  墓前立着一通“元儒许文正公墓”石碑,石碑嵌在一座碑亭中,碑亭上方用彩瓦盖顶,并有简单的装饰图案,颇显沧桑凝重之气。

  许衡墓对面为神道,两侧立着几尊石人、石兽。石人文东武西,手持笏板和兵器,系元代遗物,它们就这样默默地伫立了700多年。

  墓冢四周,柏树上栖息着的一些不知名的小鸟,在叫个不停。碑楼上方长着的一棵小树,也在随风摇曳。

  一如700多年来人们在传颂圣贤遗风,余音不绝。 记者殷晓章/文图(原标题:探访焦作许衡墓 他以《授时历》影响世界天文史)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东方今报(2013-10-2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