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河南工艺 >> 收藏与交流 >> 浏览文章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世纪文物收藏

2016/6/27 15:48:56 点击数: 【字体:

  回顾大都会的馆史,会发现早在上世纪初,坐落于中央公园的主馆与曼哈顿北部的修道院分馆就已并存于世了。对于早期造访修道院博物馆的美国人而言,他们面前矗立的建筑其实比当时他们能在美国接触到的任何建筑的历史都要悠久。参观的人们会发现,此地和曼哈顿其他地方气质悬殊,以至于人们不敢相信自己仍然身在曼哈顿。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世纪文物收藏

做成了手的形状的圣物盒(约1230年)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世纪文物收藏

  公元4世纪绘有人物图像的纺织品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世纪文物收藏

  圣弗瓦(St. Foy)的雕像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世纪文物收藏

拜占庭艺术的圆片(约1100年)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世纪文物收藏

来自西班牙一所修道院的壁画(约1130年),描绘了一头狮子的形象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不仅因为藏品丰富而闻名于世,更因为这些藏品背后所承载的历史而独具魅力。回顾大都会的馆史,会发现早在上世纪初,坐落于中央公园的主馆与曼哈顿北部的修道院分馆(The Cloisters)就已并存于世了。

  “修道院”分馆坐落于纽约市的崔恩堡公园(Fort Tryon Park)。修道院展馆其实是一个全新的建筑,但是把一些中世纪建筑的构件融入到了整个建筑当中。在热闹的曼哈顿何以会出现这样一座中世纪建筑呢? 这要回溯到1912年-1914年,当时百老汇街和曼哈顿北部刚刚开始发展并建立一些新的建筑,而这里之所以会发展成公园,出现一座博物馆,要归功于两位重要的人物:一位是小约翰·洛克菲勒,美国标准石油的拥有者洛克菲勒的儿子;另一位是一名雕塑家,名叫乔治·伯纳德( Gorge Barnard)。伯纳德的年纪比小洛克菲勒大一些。

  伯纳德曾经游历欧洲,购买了很多中世纪的雕塑和构件。法国大革命后,很多修道院被摧毁了,于是,这些原来属于修道院的东西就流入了市场。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夕,伯纳德把他在欧洲大陆购买的东西运回了纽约,于是他就在曼哈顿的北角建立了一座私人博物馆,他把它命名为“修道院博物馆”。建立这个展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当时的美国人引入和介绍中世纪的艺术和雕塑作品,二是希望当时的艺术家能从几个世纪之前的艺术家那里获得灵感。这个展馆的气氛非常特别,它看起来就像真的教堂一样,内部一些地方还用蜡烛来照明,有些守卫展品的保安甚至穿着僧侣的服装。

  之后,伯纳德开始跟大都会博物馆的有关人士商讨,要把他的这些收藏品卖给博物馆。而在这个时候小洛克菲勒正好是大都会博物馆基金会的负责人,他当时也对这一切怀有极大的兴趣。小洛克菲勒发现,这也是曼哈顿岛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开发的仅存的区域,他希望在未来的三十年里把这个地方变成一个公园。于是,1925年,在洛克菲勒的支持下,大都会博物馆买下了伯纳德的所有收藏。

  小洛克菲勒想要的远不止这些。他买下这些展品后,想要建造一座能够呈现中世纪风格的新建筑。1930年,小洛克菲勒得到了现在修道院博物馆的这片土地,他要求建筑师跟大都会博物馆的专家商讨如何修建这座新建筑。他们建筑的理念是要做到中世纪城堡和中世纪修道院的完美结合,于是,他们花了大概一年的时间游历了法国南部跟西班牙北部,去了解中世纪的修道院建筑的外观情况。从修道院展馆最后建成的情况来看,它很好地吸取了中世纪建筑的风格。有很多人曾经错误地认为建筑是从欧洲大陆被整体搬运到美国曼哈顿,但其实这座建筑本身是新的,只是在样式和设计上很大程度地沿用了欧洲中世纪风格,同时也使用了一些中世纪建筑的原始构件。修道院博物馆于1938年落成,同时,小洛克菲勒把他购买到的这片土地和附属的公园送给了纽约市政府,并且对外开放。展馆开放之初,小洛克菲勒说过一句话:“如果人们来到这里,希望能感受到此地的和平给人带来的宁静和美好。”

  1938年,此展馆开幕,大都会博物馆就是用这样一个地方来整合历史与当下的。那时的欧洲对于美国人而言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到欧洲要搭蒸汽船,耗费几个星期的时间颠簸于旅途,而且船票的价格非常昂贵。所以,对于早期造访修道院博物馆的美国人而言,他们面前矗立的建筑其实比当时他们能在美国接触到的任何建筑的历史都要悠久。参观的人们会发现,此地和曼哈顿其他地方气质悬殊,以至于人们不敢相信自己仍然身在曼哈顿。

  “修道院”一词的原意是“封闭的行走步道”,而且一般是和花园联系在一起的。中世纪时,修道院是僧侣生活最重要的中心,修道院的走道可以让修士在有屋顶的地方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而不会被淋湿。那些从事书写跟绘画工作的僧侣在修道院有工作室,他们也可以在空地上工作。整个修道院展馆建筑理念的核心就是以花园为中心,通过附近的走道建立展览厅。居家修道院也是整个修道院展馆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这里的建筑风格是中世纪的,柱子跟柱头都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物件,它们是公元1133年在比利牛斯山附近也就是今天法国南部附近发现的。

  修道院展馆中主要艺术品的展览形式,跟大都会博物馆主馆那种百科全书式的完全陈列展品的理念不同,修道院展馆侧重展出西欧的艺术品,展品的时间范围在1100到1500年左右。

  展馆中有一幅来自西班牙一所修道院的壁画,完成时间在1130年前后,描绘了一头狮子的形象。在中世纪的欧洲,狮子扮演的是守卫者的角色,所以在门和入口附近可以看到很多狮子的形象。

  1957年,修道院展馆在现代建筑中又增加了一些中世纪元素,这一建筑其实是和西班牙的大教堂相关的,参观者能看到砖块的颜色是不同的,下面部分是中世纪的砖块,上面偏白的是现代石材的砖块。此处并不适合演讲,但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音乐厅”,因此音乐会经常在这与众不同的空间里举办。

  跟修道院展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修道院,其名字与圣威廉有关,是在法国南部的一个修道院。这里所有能够看到的构件都是12世纪晚期到13世纪早期遗留下来的。在被搬至此处之前,都曾经被用作一个马房的构件。修道院建筑中,柱头上是水平非常高的中世纪雕刻,而所雕刻的植物是在修道院附近所能遇到的寻常植物。柱子是波浪形的,展现的是水流的纹样。我们近期对这个地方进行了清洁整修,原来滞留在上面的灰泥已被清理,新增加的玻璃顶让这些柱子能够在享受自然光照耀的同时又能避免受到损害。跟居家花园紧密相连的是教士会堂,教士会堂的功能是让居住在修道院的修士们聚集在这里发表每天重要的信息。

  修道院分馆的特别之处不仅在它陈列的方式,也在于它的收藏。这里藏有的彩色玻璃的数量是所有博物馆中最多的。彩色玻璃的光源采用的都是自然光。在中世纪欧洲,彩色玻璃是非常重要的教堂的构成部分,而它的发展历史也是与中世纪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的。13世纪出现了建筑技术革命,所以,从这个时期开始造起了许多非常高的教堂,这些教堂的建筑方式是用拱聚集到一点,再用旁边的结构来支持整体结构,这样能够在墙体上为窗户留下足够的空间。从这个时期开始,教堂的窗户越开越高,留下来的空间也越大,而窗户也会被用彩色玻璃填满。如果晴天里来到修道院分馆,就能看到天光穿过每一片玻璃,从高处也从低处洒落于我们身上。

  有一个13世纪的彩绘玻璃窗上绘制的人物是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描绘的是十字军东征归来的场景,他拿出一个物件要贡献给法国当时最重要的教堂,这物件就是耶稣钉上十字架之前头戴的荆棘之冠。路易九世的荆棘之冠是买来的,他甚至还建立了皇家大教堂来安放此冠,这一座教堂也是当时王家最大的教堂,它呈现了当时最时兴的建筑技术,而此件遗物的价格却是当时建造这个教堂的花费的四倍。制作彩色玻璃的技术在这一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修道院展馆就能够看到最早期和晚期的各类作品。

  这里最杰出的中世纪作品是一件名为“大雅各”的雕塑作品,它完成于15世纪,以雪花石膏雕刻而成,这是一种非常柔软且易于雕刻的石料,甚至可以用大拇指的指甲来刻画。这种材料还具有半透明性,灯光照射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罩袍比较薄的部分能够透过光线。

  另一间展厅展示的最重要的作品是早期荷兰绘画,这幅陈列在展厅的墙上的画作为“梅洛德三联画”,完成于1430年前后,其制作者是荷兰的一位艺术家,但他是在西班牙布尔戈斯他的工作坊里完成的。这幅画画在木板上,在设计的时候分成三个部分,两翼被设计为可以折叠起来覆盖在中间的画上。这幅画呈现了早期油画技艺的高超水平,它所呈现的细节是如此真实,就像是照相机拍摄下来的一样。这种绘画在当时是新兴的艺术的形态,其创新之处在于两点,一点是在绘画的颜料上,它采用了油和颜色混合的颜料,这使得颜料能够保持湿润,这样,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增加半透明的层次,从而表现出不同材质的细节。第二点能够体现其先锋性的是,它所表现的内容来自圣经,但整个场景却完全是现代的。中间这幅画中,左边是大天使加百利,他刚刚进入这个房间,想要告诉右边穿红衣的女子一件事情:她很快会有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是上帝之子。这幅绘画描述的瞬间,就是玛利亚察觉到大天使加百利存在之前的那一小会儿。天使到来翻开了桌子上书的书页,同时吹灭了桌子上蜡烛。在圆形的小窗上,还有一个很小很小的人,是一个婴儿背着一个十字架,这也就是在圣母受圣灵感应之前的一小会儿。整个房间内部的装饰对于生活在15世纪的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一个家庭居住的空间,但是又是有些不同,因为这里充满神迹。右边画框里的人是约瑟夫,是未来即将要和圣母玛利亚结婚的那个人,他正在自己的木屋里面工作。房间的窗户是打开的,外面是城市的样貌,它所呈现的城市的细节跟展馆楼上展厅中陈列的细节一样丰富。当时花钱画这幅画的人在这幅图的左边,他的名字是彼得·安德布拉克,在这张画刚刚完成的时候,其实画上是只有他一个人,两年之后他结婚了,就把他的妻子也加到了这幅画上。这幅画可能是目前在美国保存得最好的荷兰画派的作品。展览这幅画的展厅本身也为了更原始和完整地呈现这幅画上展现的细节,布置了放蜡烛的烛台、彩色玻璃的窗户、金属的壶,与画中的场景相对应。

  另外一组在修道院展馆中非常重要的展品就是独角兽挂毯。很少有中世纪的展品呈现出一段电影般的场景。小约翰·洛克菲勒是独角兽挂毯的原主人。“围栏中的独角兽”这件作品后来也被运用在《哈利·波特》这一电影系列的某一场景中。

  修道院展馆楼下所有陈列的东西,都不是乔治·伯纳德最先拥有的那一批,也不是博物馆1938年第一次对外开放的时候所拥有的展品,而是在博物馆开放之后逐渐增加和购买的。到现在为止,修道院展馆仍然在积极购买中世纪的一些作品。

  教堂是中世纪艺术中最重要的“展厅”,所以很多东西都是为教堂而制作的,但它们也并不全是为信徒而做。馆藏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倭马亚王朝时期的象牙制品,它完成的地点是西班牙,这个时期西班牙尚处于穆斯林力量统治下。这件物品可以追溯到10世纪早期,它可能是一个化妆品的罐子,盖子可能遗失了。另外有一个差不多材质的、查理曼大帝时期(十世纪早期)的象牙质的雕刻品,它记录的故事和基督有关:当三个女人到达之前埋葬耶稣的坟墓的时候,她们发现墓穴已经空了,上面右边的天使告诉他们耶稣已经从死亡当中脱身了。这个物品实际的用途是作为一本书的封面。海象的象牙制品更多地出现在了英格兰。

  修道院十字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由博物馆购入的,它可能是在英国的贝里圣埃德蒙兹修道院完成的作品。还有一个圣物盒做成了手的形状,是1230年前后完成的,内部盛放跟圣人身体某个部分有关的东西。圣物盒内部主体部分是木头的,外部被贵金属所包围,还有很多的珐琅和宝石。它是在默兹河附近的教堂里使用的,被放在教堂的祭坛上。

  博物馆最新购入的展品中,还有一个也是盛放圣物的十字架,它在法国的利摩日完成。据说它立面放的是耶稣钉上十字架的那个十字架的某一些部分,在十字军东征的时候被带回了欧洲。如果只是这样来看这样这件物品的话,很难想象它想形成的视觉效果究竟是怎样的。十字架上彩色的都是珐琅,上面刻了非常多的线条,是各种各样不同的植物,在烛光的照耀下这些线条都会闪闪发光,能让展品呈现出彼岸世界的情况。

  在中世纪的晚期,也就是所谓的哥特时期,跟人的形象有关的内容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物件上。比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象牙制的雕塑作品,这两个人物分别是圣母玛利亚跟婴儿时期的耶稣基督。这件作品的重点在于两人之间的交流,展现的是父母跟孩子之间的交流的场景。这件物品是个人捐赠的,这可能是为了展现当时拥有它的人的自己的情感,会让圣人感觉更亲切。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让人惊叹的象牙雕刻制品。这件作品由两片雕刻好的象牙用铰链结合在一起,可以折叠,并且可以像书本一样开合。这个物品的右边是最后审判的场景,根据基督教的信仰,好人会进天堂,坏人会下地狱。跪在左边的是圣母玛利亚,右边是受洗者约翰,他们正在帮助当时有需要的人。这件物品是可以随身携带的,让人在旅行的时候可以继续显示他的虔诚和对基督的信仰。如果把这个物品包含的宗教叙事剥离开来,仅仅从雕刻技艺来看的话,能够看到人物的雕刻都是三维立体的,并且是在同一块固体上雕刻出来的。

  馆内还藏有一本私人用的祈祷书,它是个人信仰的一个体现。祈祷书是为了年轻的法国的王后——埃夫勒的珍妮而制作的。书上的插图展现的圣母玛利亚跟耶稣基督的故事,在边缘上能够看到有关日常生活的一些景象,也有一些神秘的动物和一些传说中的动物。因为这个时期西方还没有纸,所以这本书是写在动物的皮上的,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羊皮卷或牛皮卷。有些情况下,这些羊皮卷的尺寸会非常非常大,一张动物皮只能制作书籍展开的一页,可以想象要完成一本书的话需要多少动物的皮。而书的尺寸之所以会那么大,是因为僧侣们要共同聚集在书前进行唱诵。

  在中世纪晚期有一些私人的收藏。有一件来自波希米亚的作品,曾属于布拉格宫廷,其重点是人的苦难的表情和忧伤的情绪,这正是一个母亲她失去自己孩子时才有的表情。当然还有一些美丽的人像,雕像中的圣母玛利亚,她的脸非常的漂亮、年轻,但是脸上还是有一丝哀伤的表情。它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材质——红陶,这也是波希米亚现存的红陶艺术品。

  修道院展馆对于文物的保护方面也采取了非常多的措施。很多人都对文物的保存十分感兴趣。博物馆中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实验室,里面的工作人员都致力于文物的保护。有时候会允许部分游客进入参观,让他们具体地了解中世纪的东西是如何在现代进行保存的,以及如何进行特别地清洁等。每年的秋季,修道院展馆会组织中世纪的节日活动,这个节日一般会安排在9月末到10月初,这也会是展馆观众最多的日子。

  花园在中世纪的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是休息的地方,也可以是学习的地方,或者是用来暂时逃离繁杂生活。对花园的喜爱也表现在艺术作品中,比如挂毯中经常采用一种繁花底板,上面有一千朵花的样子,把花的形态记录在上面。在挂毯上出现过的植物,都被找到并种植在修道院展馆的花园里了。

  修道院的最中心就是一个四季的花园,在开花的季节能看到各种颜色的花卉,其他季节也都一直会有花朵开放。还有另外一个花园也是完全按照中世纪的样子建造的,里面的所有植物也是欧洲中世纪的花园里会出现的。每一个花床会有一个自己的主题,如药品,厨房里会用到的调料等,还有一些艺术会用到的。植物在中世纪的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还种了啤酒花,所以会讨论到中世纪的啤酒制作工艺,也包括酒类的制作,这对于年轻的观众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纽约的繁忙都市中有这样一片花园对人来说是多么有吸引力。

  修道院分馆两年前购置了一枚铜铃铛,它的内部没有单独的响铃,需要用木槌来敲响它。它被放在教士会堂的附近,因为上面有一些特别有意思的文字,文字的意思是“在早饭喝水的时候请敲响我”,所以铃声响起时教士都会聚集过来。欢迎逗留在纽约的人们时不时来此地一聚。

  (本文为上海博物馆“博物馆与世界古代文明”系列讲座的录音整理稿,作者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世纪艺术部主任、修道院分馆馆长,现场翻译朱联璧,文字整理陈靖榕、刘瑜、姚竣夫。)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