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河南风情 >> 特色访谈 >> 浏览文章

春节习俗逐个数

2016/1/8 16:39:27 点击数: 【字体:


春节习俗逐个数

春节习俗
 
  曲靖人习惯于把春节叫做“过年”。昔日里,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做过年的准备。杀年猪、推豆腐、舂饵块、蒸豆豉、煮甜白酒、磨水浸面……店铺则加紧上年货,街上的摊位多起来了,卖春联的,卖糖果、泡米、馓子、油索的,卖青松毛的、卖玩具的……充斥大街小巷。 
 
  放了寒假的儿童们开始活跃起来,牵住大人的衣角要这要那。大人们也很紧张,既要忙着备办过年的吃喝用品,还得为孩子赶做新衣、新鞋…… 
 
  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年的气氛就开始浓重起来。这天晚上家家都要祭灶,在一阵阵热烈的爆竹声中把灶君“送上天去”。祭灶时得供上许多杂糖,大多是麦芽糖和苞谷糖,粘性很大。按照当时的说法,灶君吃了这些糖就能把嘴粘住,到了玉帝面前,就说不出这个家庭中的坏事了。 
 
  祭灶过后,人们就会更加忙碌起来,各家都需赶在除夕之前把房舍打扫干净(俗称“扫尘”),把衣物被盖洗浆好(当时人们多穿土布,衣服洗净后需用米汤“浆”上一道,穿起来才板扎)。鲜红的对联、威武的门神贴起来了,木格的窗户换上了雪白的棉纸,贴上了美丽的窗花。门后、井上到处都贴上了红纸剪成的蝙蝠、葫芦……这样做的用意当然是求得阖府清吉平安,有福有禄。 
 
  除夕真是热闹,家家赶做年饭,到处酒肉飘香,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清脆的爆竹声此起彼伏,绚丽的大花、小花满天飞溅,火箭般的“升高”发出一声声尖叫……哪一家都灯火通宵,香烟缭绕。出外做事的人都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祭祀祖宗。 
 
  祭祖很有些讲究,一般人家都用猪头猪尾来代替整头猪。穷一些的人家就用公鸡来充抵,但鸡必须跪着,鸡腿上放上一双筷子,方便祖宗享用。祭祖之前,自然得先祭天地。给天地众圣磕头必须三跪九叩,再作上一个揖,然后烧上三份黄纸钱;给祖宗磕头,则只需两跪八叩,再烧上几份白纸钱也就够了。祖宗当然要比神灵低下一等。年饭一般都比较丰盛,务必做到“有余有剩,多多益善”。其中必有一大锅能吃十天半月的“长菜”——青菜、白菜、蒜苗、大葱煮成一锅,再加上些白豆腐,意在预示一年里常吃常有,清清白白。 
 
  这一夜除了小孩,大家都不睡觉,都要守岁。三更时分,尚须用纸剪些“祟人”,顶戴一番之后,用筛盘端到门外烧了,谓之“送祟”。据说这样做了,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好人相逢,坏人远离。 
 
  大年初一这天,比除夕要清闲得多。人们这天要在天亮之前蒸上一甄糯米,合成斋饭,天一见亮就烧香磕头,把天地众圣“接到家里来过年”,名曰“接天地”。饭后大人们多闭门休息。孩子们带着压岁钱到街上买烟花爆竹,买玩具。街上的店铺都关了门,道是今日忙碌,就会一年四季奔波劳碌。而卖凉米线、水萝卜、木瓜粉、米凉虾的摊贩却多起来,迎合人们吃多了酒肉图个清淡的口味。 
 
  初二的早上杀鸡宰鸭敬财神,祈求一年财源滚滚。下午,男人出门探亲访友,女主人在家招待客人,孩子们去接姑妈娘娘回娘家团聚。亲朋好友围聚在一起“打围”。一般人家“打兽王围”,通过掷骰获取狮子、老虎、豹子、獐子、山鸡、野兔、猎马、猎狗、猎鹰之类的猎物,最终以获取的猎物多少决定输赢。书香人家则“打状元围”,通过掷骰获取状元、榜眼、探花、翰林、进士、举人、秀才、会员、解元之类的“功名”,最终以获取功名的多少决定胜负。 
 
  初三四以后,天气渐渐转暖,柳树发出新芽,杏花开了,田野里的豆麦散发出诱人的芳香,踏春的日子也就来到。家家的廊柱上都贴上了“出行大吉,对我生财”的楹联。出行的路线须是出东进西或出西进东,而不能出南进北或出北进南,这样才能在一年里出行顺利,“空手出门,抱财归家”。选择东西路线还有一大好处:可到东门外去看看东山寺的茶花,到西门去看看天王寺的玉兰。这是曲靖的两株名花,而且春节前后花事最盛。东山寺的茶花是一棵九蕊十八瓣的“狮子头”茶花,树高三丈,胸径逾围,冠径超过四丈,一树火红的花朵,大若磁盘,艳若朱砂,甚是壮观。天王寺的玉兰,树高五丈,枝茂花繁,花开时节,满树洁白如玉,令人赏心悦目。不少人还往往步行20里到三宝去看“高跷”。三宝的高跷很有名气,每年春节都要踩上一两个星期。高跷艺人都在腿上绑扎五六尺高的拄脚沿街行走表演,后面还跟了一队古装的鲤鱼精、蚌壳仙、划旱船的女子以及倒骑驴背的张果老、娶亲的驼背……对孩子很有吸引力。遇上好运气,还能看到耍龙舞狮。晚上则通常能看到社戏,虽然都是些喜庆新春或劝道人的农村传统剧目,但在当时文化生活极为贫乏的情况下,却是一个难得的娱乐机会。此外,在这天还须顺便带上一些香、纸、盘福到田地里去祭拜土谷神,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初五初六是店铺开市的日子,生意人家家贴上“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之类的楹联,备办斋茶盘福、糕点鲜果,鸣放鞭炮祭拜财神,祈求一年生意红火、财源广进。 
 
  正月初九,家家在爆竹声中“送走天地”。大年也就过完。紧接就是“过小年(元宵节)”。说来也怪,全国都在正月十五过元宵节,而当时曲靖却要正月十六才过。而把正月十五视为老鼠娶亲的日子,称作“耗子嫁囡”。这天晚上,每家都要准备两只花鞋作为鼠辈的“花轿”,里面放上些花花绿绿的“嫁衣”,轿后再放上一些柴米油盐布匹之类的“嫁妆”,以此来占卜一年的物价——老鼠取走了哪些东西,就预示着这些东西要涨价,需及早购买。正月十六的“小年”也很隆重,家家户户都吃糯米汤圆,意为全家团圆。 
 
  过小年还有一个讲究叫做“偷青”,就是到别家菜园子里去偷些青白菜回来。偷的时候尚可有意张扬“正月十六偷青菜,大爹大妈莫见怪”。当然“偷青”只是为了图个吉利,象征性地偷上三五棵,而且多是互偷,在被偷的同时,自己也往往偷了别人的,算起来不过是一场“公平交易”罢了。 
 
  “小年”之后,春耕备耕节令也就来到,男人们开始修整犁耙,下田下地,女人们依然登上机床去织布,孩子们也上学了,一年的“年”也就过完。 
 
  上面所说的,已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前的事情。在旧社会,过年过节往往是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的,唯心的成分很重,凡事祈求神灵保佑。过年的许多禁忌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那时的春节,既是我国的传统,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确定无疑的。(杨雄)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新浪七彩云南曲靖频道(2013-01-2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