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河南风情 >> 特色访谈 >> 浏览文章

古代元旦由来及习俗 民间活动成为元旦主流

2015/12/31 11:08:36 点击数: 【字体:


  中国的古代元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代虽然也有元旦,但是日期和现在却不一样,它是在变化的,以十二月初一这天为元旦之日,现在我们就把阳历的1月1日作为元旦之日。

古代元旦由来及习俗 民间活动成为元旦主流
 
古代元旦
 
  如今的元旦固定在公历的一月一日,属于公历新年,每年的元旦一到来就会放假一天。
 
  民国时期,孙中山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的一月一日为新年,但当时还没有元旦的叫法,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叫公历的一月一日这一天为元旦。民国时期,当时虽然定公历的一月一日为新年,但老百姓不怎么在意,当时只有一些学校机关以及政府部门放假一天,老百姓依然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可见春节这个大年深入民心之深。
 
  元旦,顾名思义,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是开头第一的意思,旦这个象形字意味着太阳从地平在线升起来,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元旦,是一年之元,一月之元,一时之元,元即首。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晋书》对元旦作了最初的记载,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
 
  还有一种说法是把在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定为古代的元旦日。尧的儿子无才难以成大器,便传给了品德兼备的舜。舜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爱戴。因而当时就把纪念尧的那天定为元旦日。内地元旦的庆祝方式相当于春节的缩影版本。因为元旦之后就是春节,再一个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因而在人们心中占有的位置并不高。

古代元旦由来及习俗 民间活动成为元旦主流

古代的元旦
 
  当然,现在元旦的热潮还是成上升趋势。一般平民百姓庆祝元旦主要表现是放鞭炮、杀三牲、拜祭祖辈等等。写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的民间活动也逐渐成为元旦的主要庆祝活动之一。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晋代诗人辛兰在诗歌《元正》里记录了当时元旦的情景。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南朝梁人兰子云在也其《介雅》一诗里对元旦作了大概的记录。
 
  而今的元旦在人们心目中占的位置相比于往年好一些,元旦其实就是相当于小年,春节则是隆重的大年,意味着团圆和热闹。
 
  过小年拉开过年序幕
 
  民谣曰: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说的是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要进行祭灶和扫房子这样的民俗活动,以此迎接新年的到来。传统上多将腊月二十三视为过年序幕的拉开,因为正月初一俗称过大年,腊月二十三也就相对应地被称为过小年。
 
  过小年的标志性民俗活动是祭灶。民以食为天,中国先民很早就有灶神崇拜,在生产力低下的农耕社会,人们将吃视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古代元旦由来及习俗 民间活动成为元旦主流
 
过小年拉开过年序幕
 
  《淮南子》中记载:黄帝作灶,死为灶神。《周礼》上也有: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道教兴盛后,民间又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在广为流传的《太上感应篇》里,已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灶神遂演变成不仅司厨而且司命的民间大神。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灶王爷上天告发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发,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大罪要减寿十二年。
 
  因此,旧时人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并在其神位两侧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要给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按照官三民四的说法,官府祭灶在腊月二十三,民家祭灶则在腊月二十四。
 
  祭完灶后,家家户户还要扫房子掸尘,因尘与陈谐音,新年到来之际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可以把一切霉运、晦气统统扫出家门。

古代元旦由来及习俗 民间活动成为元旦主流

古代将春节称为元旦
 
  古代将春节称为元旦
 
  现在的春节是大年初一,但在中国古代,农历大年初一则被视为新年,古籍、古诗中提到的元旦或元日,都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最著名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是宋代王安石写的《元日》诗。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新年在古时最初被称为岁首。夏商周三代时间不尽相同:夏代岁首在建寅之月,即夏历一月(与今相同);商代岁首在建丑之月,即夏历十二月;周代岁首在建子之月,即夏历十一月。至汉武帝时,颁发《太阳历》,明确规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从此历代沿用,直至1911年为止。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采用公历纪年,元旦改为公历1月1日,夏历正月初一便改称春节。1912年以后,中国人开始过公历和夏历两个新年,作为夏历新年的春节,由于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年俗文化而备受重视。

古代元旦由来及习俗 民间活动成为元旦主流

古代元旦由来及习俗
  古人把立春称为春节
 
  古籍中早有春节二字,但古代的春节是指立春。夏历正月间(公历2月4日前后)的立春节,是春季开始的标志。一年之计在于春,古人非常重视立春节,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是先民必须举行的盛大节日活动,因此立春又叫春节。周代,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宫后要赏赐群臣,施惠兆民。宋代吴自牧在其《梦粱录》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明清时期,迎春文化更盛: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在立春这天,京兆尹和各府衙官员都要穿戴整齐,去东郊的东直门一里以外的春场去迎春。这种拜春仪式与元旦的拜年相似,又称行春。
 
  古代元旦的习俗更为完善,在元旦这天大家都会贴春联、吟诗赋词。新的一年,新的面貌,也让我们以新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元旦佳节作为中国的法定节假日还有三天的假期,大家想好怎么度过了吗?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男人窝(2015-11-2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