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鹤壁 >> 新闻资讯 >> 浏览鹤壁

浚县郑厂村:满山的石头会唱歌

2012/11/7 17:05:49 点击数: 【字体:


    村里到处是“固体音乐”

    11月5日,秋收后的大地归于平静,但在浚县屯子镇郑厂村,绿树掩映处,石料加工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整个村落依然在忙碌着。

    村边的石头拉回来后,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了“会唱歌”的石头。

浚县郑厂村:满山的石头会唱歌

浚县屯子镇石雕艺人在创作。 赵永强摄
 
    我们信步来到村里一块20多亩大的石雕加工场。这是鹤壁市艺风古建石雕工艺有限公司的场地,大大小小的石块,在各种规格的石锯和各种类型的雕刻机下面,进行着切割、放样、雕刻、打磨的流水线作业。旁边,摆放着众多石柱子、石牌坊、石栏板、石亭等成品和半成品。古雅的造型,华贵的图案,精湛的线条,让人在喧嚣中沉醉其间。

    村委委员张艳丽说:“城里搞艺术的人来到我们村,说这里到处都是‘固体音乐’。”目前全村2300口人、500多户中,已涌现出从作坊到公司大小不等的上百家“专业户”,本村从业人员有1000人左右。

    这里的大多数专业户都有自己的绝活。54岁的村民张景全一脸石尘,带着两个儿子正在雕刻一对连底座高达3米的石狮子。他说:“这是仿天安门前的华狮。雕刻狮子难度最大,尤其是嘴里的球球,得在口腔里凿出来,偏大偏小都不行,更不能作假。”有了这一手绝活,张景全的石狮子供不应求,在当地有“狮子王”的美誉。

    更多的村民正在转变观念,争取把企业做大。38岁的张军利在村边租了十来亩地,投入100万元购置设备。他说:“不能老靠祖传自家做,我现在是自己作指导,用好一帮人。”

    凭借精湛的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郑厂村石雕产品远销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湖南、江西、山东、河北、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吸引了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外客商前来洽谈业务。

    珍惜每一块石头

    郑厂村石雕产业的发展一靠身边资源,二靠祖传艺术。

    村西象山、善化山上的青石,质地细腻,色泽纯正,适于精雕细琢,是村民们得天独厚的宝库。

    郑厂村有着悠久的石雕传统。1973年在村西发掘出刀法精湛的汉画像石后,这里被认为是中原地区石刻和石雕艺术的重要源头。近代以来,郑厂村的石雕手艺主要通过祖传的方式予以传承,并在外出参与重点工程建设中寻回自信,扩大队伍。张景全自豪地说:“我爷爷弟兄9人,曾经和村里的前辈们一起,参加过天安门、中山陵、开封龙亭等工程。我们当地有句顺口溜,叫做‘一人手里一把钻,一个县长也不换。’”

    石雕是郑厂村人的致富产业,但目前面临资源枯竭的制约。郑厂村人意识到,要利用好可贵的资源,整条产业链都需要发生变革。张学英向政府和同行呼吁:“首先要搞一个石雕城,把作坊都放进去,进行规模化经营和有序竞争;二是要规范石料开采;三是与城市雕塑接轨,提高产品的品位。”

    目前,当地政府已全部关闭用于建筑材料的石料开采,只允许有限开采用于石雕的石材。屯子镇镇党委宣传委员耿伟说,按照“依托资源,丰富内涵,打响品牌”的思路,镇里正在建设集生产、销售、学习培训、展览、石雕文化为一体的石雕产业集聚区,一期工程规划占地300亩,目前已进驻石雕企业6家并开工生产。

    除了常规产品,当地人已开始尝试更具艺术美、附加值更高的新产品开发。河南运良古建石雕艺术有限公司几年来陆续开发出“腾飞马”、“小对狮”等上百种礼品和旅游纪念品,每年数千件的小包装产品能带来几百万元的收入。(原标题:浚县郑厂村:满山的石头会唱歌)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12-11-07)
0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