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鹤壁 >> 新闻资讯 >> 浏览鹤壁

淇县列入省级非遗名录项目2项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6名

2012/8/14 11:00:26 点击数: 【字体:

  
    8月12日上午,淇县朝歌街道办事处南关村文化广场上正在唱大戏,台上演员唱功扎实、唱腔优美,台下群众人头攒动、掌声不断。

    “五调腔剧团要在这里连演3天,一共10场大戏,太过瘾了。”“这热闹场景俺都盼了快20年了。”“一直觉得跟做梦似的,好像又回到了从前。”散戏回家的几位老人跟笔者说起这次演出,激动得不得了。

    西岗镇郝街村的“五调腔”是民国时期传入淇县的稀有剧种,随着社会发展,戏剧演出受到严重冲击,“五调腔”跌入低谷,不断萎缩,将近20年未进行过商业演出。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五调腔”在今年初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逐步焕发生机。

    五调腔剧团团长张平安说:“各级主管部门为剧团注入了资金,我们就招兵买马,重编剧本,更新服装道具,这一次到南门里演出,走出了发展壮大的第一步。”

    “五调腔”的发展变化只是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缩影。

    从2004年开始,淇县就及时成立了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非遗保护中心,制定落实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通过全面普查,掌握了11类、共9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5000余条。在此基础上编撰《记忆中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汇编·鹤壁淇县卷》15卷,民间故事2卷,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30多件(套)。同时,加大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力度,目前,淇县共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项、市级项目6项、县级项目8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6名。

    如何让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生机活力,进一步发挥作用,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呢?淇县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和宣传推广3项措施给予支持和推动。

    据统计,淇县先后投入资金10余万元,进行技术指导1500人次,协助“乐腔”、“五调腔”从6个剧目发展到目前30多个剧目,并将云梦黑陶、蛋壳画等部分适合产业化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全县文化产业重点发展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帮扶。同时,搭建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力量精心编写出版了《古都朝歌》乡土文化教育读本,让朝歌历史文化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利用广场文化活动和县电视台《梨园飞歌》栏目推出“乐腔”、“五调腔”专场演出,观众达3万余人次,为进一步传承保护提供了舞台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鹤壁日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